秋日進補正當時,這是真正補血佳品,了解一下

幾場大雨過後,氣溫驟降,夏天已經官宣結束了。中醫有言:「夏天過後無病三分虛」,所以很多人都開始著手於秋日進補,一來彌補苦夏時胃口不佳失去的體重,二來也為之後的寒冬積攢能量。說到進補,大家一定都很重視補血, 血液是生命之源,它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對全身各臟腑組織起著傳送營養的作用。

很多朋友一到秋天就會感到手腳冰涼、頭暈健忘、有氣無力,所有的這一切身體症狀,都似乎就是在說「你,貧血了」。這個時候,就會湧現出一大批人選擇吃點紅棗、紅糖補補血,其實這些東西並非補血佳品。補血需對症下藥,貧血的原因有很多種,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要治療這種貧血補鐵是關鍵。

紅糖其實就是沒有經過精鍊的糖,其中96.6% 的成分是糖類,包括鐵在內的礦物質的含量非常少。所以其實我們吃下去的就是糖而已,最多就是給能量不足的你,補充了糖分。

至於紅棗,很多人會被它的顏色所迷惑,認為紅色就一定能補血。其實紅棗的含鐵量並不高,干棗中的鐵含量大概是 2 毫克 / 100 克,鮮棗中更低,只有 1.2 毫克 / 100 克,而且棗裡面的鐵不好吸收。棗的含糖量也非常高,在血補上來之前很可能會先讓我們變胖。不過紅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在補充鐵劑的情況下,適當的吃一些會有助於血紅蛋白的提高。

既然補鐵是關鍵,很多朋友一定認為天天用鐵鍋來燒菜,這樣就能補鐵了。還真不是這樣的,人體吸收利用率高的是血紅素鐵(是與血紅蛋白及肌紅蛋白中的卟啉結合的鐵),鐵鍋掉進菜里的鐵碎屑是無機鐵,比較難被人體吸收。其實補鐵也不難,食補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很多食物都含有血紅素鐵。

在補血方面,老祖宗說的「吃啥補啥」還是有道理的,各種動物血中的血紅素鐵含量都比較高。豬血的鐵含量為8.7毫克/100 克,而且這些鐵的吸收利用率很高。額外說一句,動物血中的脂肪含量很低,對於減肥人士來說還是不錯的高蛋白食材。還有紅肉和肝臟也都是很好的補血食品,比如牛肉,鐵含量為3.3毫克/100 克;豬肝的鐵含量高達22.6 毫克/100 克。

以上介紹都是葷菜,對減肥人士和高血脂、糖尿病人很不友好,所以再介紹一些補血的素菜,例如黑木耳,每100克黑木耳(干)含鐵97.4毫克;還有就是豆製品(腐皮、腐竹、豆腐乾等豆製品),每100克中含鐵13.9~23.3毫克;此外菌類食物和海產品的含鐵量也很豐富。

現在大家知道最補血的菜品是什麼了吧。

含有各種補血佳品的火鍋是秋冬日補血養氣的利器。

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膳食中,水果蔬菜中的鐵是非血紅素鐵,與動物性食物中的血紅素鐵相比不容易被人體吸收,吸收也會受其他食物的影響。研究證明,一些物質確實會在一定程度上妨礙鐵的吸收,比如植酸、草酸、鞣酸、多酚類物質、膳食纖維等等。最好在烹飪植酸、草酸豐富的蔬菜前先過水焯一下,這樣可以有效減少植酸和草酸的含量。另外吃了補鐵的食物後最好隔一兩個小時再喝茶、咖啡之類的富含多酚類和鞣酸的飲品,避免它們抑制鐵的吸收。

如果家裡有人患有輕度缺鐵性貧血,可適當通過食補進行輔助治療;如果是貧血症狀較嚴重,則應早日到醫院接受正規的醫療干預。所有的食物從根本上來說只具有輔助治療和預防的效果,並不能真正治病。貧血非小事,補血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