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2200多年!阜陽一古城遺址,實地探訪……

2020-01-11     阜陽微視

千年古城阜陽

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不僅出土過國寶龍虎尊

西漢二十八宿圓盤圭表

稀世珍寶阜陽漢簡等一大批文物

還發現西漢汝陰侯墓等等

而在阜陽潁泉就有一座古城遺址

潁泉發現古城遺址

在潁泉區伍明鎮蘇集村腰莊一帶

有一處南北長約2000米

東西寬約1500米的古城遺址

在建國後的兩次文物普查中

這裡發現過數處城垣、城壕遺蹟

出土銅鼎、鍅、劍

簇、鐵犁、陶俑等器物

(網絡圖)

據文物部門考證

腰莊古城遺址

規模較大、文化內涵豐富、時代延續長

文化層年代以戰國、兩漢為主

被認為可能是楚都鉅陽城遺址地之一

近日

記者實地探訪了腰莊遺址

了解2200多年前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故事

古城遺址在哪?

隆冬時節

記者從阜陽市區出發

經阜陽臨沂商城進入阜渦路

由此一路向北到達伍明鎮

轉而向西到達蘇集

腰莊古城遺址

就位於蘇集村東南方向的袁寺村


冬日的腰莊

與皖北農村其他地方的景色並無二致

除了零散分布的村莊外

目光所及處是一望無際的麥田

腰莊遺址西靠茨河

南鄰茨淮新河

有自然水系和人工水系貫通

(網絡圖)

遺址可能是楚國鉅陽城

今年72歲

愛好研究地方歷史文化的高汝軒

對腰莊遺址比較熟悉

退休後

高汝軒來到伍明文化站當管理員

一直收集與腰莊遺址有關的民間傳說

和陶器、石器、骨角器等

部分器物陳列在伍明文化站

(網絡圖)

「腰莊遺址這個地方以前叫老古城

鉅陽宮,南門在三門村的譚莊

北門在鞏莊村的馬莊和樊城

四至都比較清楚。」

有考古專家認為

腰莊遺址可能是

戰國時期楚國鉅陽城的遺址

但至今沒有定論

不過,這個地方曾經是

一座古城遺址是沒有爭議的

規模與現在的阜陽南北老城相當

「楚都鉅陽城」之爭


在2200多年前的戰國末期

阜陽轄內屬於楚國東北部邊疆

緣於強秦兵鋒所迫

楚都曾多次遷徙

據《史記·六國年表》記載

楚國遷都有三次:

第一次為楚頃襄王21年遷陳城

第二次為楚考烈王10年徙鉅陽

第三次為楚考烈王22年遷壽春

楚頃襄王遷陳城、楚考烈王東遷壽春的史實,文獻與考古材料互勘,無異議。考烈王10年遷鉅陽的事件,不僅傳世先秦文獻缺載,兩漢典籍中亦僅見於上述《六國年表》。鉅陽是楚「東國」地區的一處重要城邑,其具體地理位置和興廢沿變缺乏較早的文獻,時間久了便成為千古疑案。直到現在,文史界仍流行楚都鉅陽城「太和原牆集說」「太和宮集說」「潁泉蘇集腰莊說」等多種觀點。

太和原牆集古城遺址位於太和縣城東北約20公里的原牆鎮原牆集北0.5公里的茨河左岸,東西長550米,南北寬460米。遺址未做試掘。通過多次田野調查,目前尚未獲取早至漢代以前的遺蹟遺物。該遺址面積不大,已發現的遺蹟遺物年代偏晚,不具備鉅陽城應有的基本特徵。

(網絡圖)

太和殿頂子古城遺址位於太和縣宮集鎮朱莊鄉張營、靳樓、靳溝口、馬廟等幾個村境內,北臨西淝河。遺址平面略呈正方形,面積約289萬平方米,地表可見繩紋、乳丁紋、菱形紋筒瓦、板瓦殘件等。由於該遺址遠離古細水約20公里,謂之「細陽」名悖於實,遺址內幾處地層剖面標本均為漢代遺物,目前尚未發現早至戰國的文化層。

(網絡圖)

近年來,考古人員在潁泉腰莊古城遺址內採集到早至商周的陶器、石器、骨角器等文物,地表散見板瓦、筒瓦、瓦當碎片,文化層年代以戰國、兩漢為主,戰國古城址約略疊壓在商周遺址上,至兩漢時期此城得以修復沿用。腰莊古城遺址規模龐大,出土了不少戰國時期的文物。由此判斷,不能排除腰莊遺址是楚鉅陽古城可能的地望所在。

揭開謎團仍需時日

但是

考古專家認為,確認古都城遺址

除需探明城垣、城壕、城門

等標誌性遺存所在及其形制、規模特徵外

還要探明宮殿區、居民區

作坊區、墓葬區等一批遺蹟遺物

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

鉅陽城大概位置在太和、潁泉兩地是沒有爭議的

由於上述三處城址僅做過初步調查

能否確定鉅陽遺址的具體地望所在

還有待考古發掘進一步驗證

隨著時代不斷進步

發現和確認鉅陽城遺址

對繼承與弘揚阜陽文化遺產

提高阜陽的知名度

促進地方社經濟會發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相信隨著相關考古人員不斷深入探究

謎團終會揭開

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

歡迎評論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來源:阜陽新聞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bKlmG8BxtCz63RL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