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酒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文化符號。
酒,
似水,味香,
慕詩客,愛豪俠,
五穀相容,糟香十里,
烈火然高溫,蒸餾原漿液,
李白月夜詩飲,劉伶暮晨醉臥,
邀朋名呼食前列,會友禮於茶後行!
華夏奔騰不息的五千年文化,實是浩浩湯湯的酒文化,酒中沉澱了多少內涵,蘊藏了多少詩人情懷,見證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寂寥、滄桑、失意,多少豪情壯志感慨。
酒承載了國人的喜怒哀樂,浸透了國人的肌膚和骨頭。不信你聽,那酒麴兒,那酒令,無一不是文化的精髓。國人十有八九喜歡喝酒,又有五六豪飲無度,更有三四貪杯戀盞,還有一二嗜酒如命。
大詩人李白可沒少拿酒做「道具」:「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唐寅有詩曰:「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不願鞠躬車馬前,但願老死花酒間。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倘若唐寅再生,只怕今日也會被酒留住前行的腳步,寧願抱美酒,醉臥在沙漠裡,醒時觀大漠美景,醉時聽風沙悉唰。
文人與酒的故事,說也說不完,道也道不盡。其實,文人與酒的故事,只是酒文化的一道光芒,更重要的是酒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論是帝王將相還是黎民百姓,酒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那一部分。
常言道,酒水酒水,酒和水同等重要,酒是越喝越暖,水是越喝越寒。水養育身體,延續歷史;酒培養性格,傳承文化,此番意為酒道。
酒道,是一種對酒享用的文明之舉,是飲酒文化的感情表達。如果說茶道源於中國,而發展於日本,那麼酒道從源頭和現實看,都是中國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一個縮影。
酒道中須講究 「品正」、「酒陳」、「器美」、「令雅」, 品正,除酒品外還包括飲品、藝品和人品。品正是進入酒道的第一道門坎,也是行酒道中所必須的,是飲者個人文明的真實流露,也是酒品物質文明的真實展示。器美的道理和作用,歷代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地看重和注重,上至夏商周,下至現代的器美也讓我們能認識數千年前先輩的文明。由此精美絕倫的飲器在我們酒器博覽館中都可以一列數,也為大運河的源遠流長而自豪。
有人問酒是什麼,答:酒是蒸餾水,醉人先醉腿,滿嘴說胡話,兩腿活見鬼。還是一位酒客說的話經典:「酒是美人湯,飲多就顛狂。」酒不可不飲,不可多飲,循環往復,周而復始,酒就在血液里流淌,道,便在此番問答之間。
來源:醉愛瓊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_Lue3ABgx9BqZZIoHL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