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凌晨1時40分,白玉山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黨支部書記黃英被公安局來電驚醒:「有位居民突然在家中去世,需要你們過來處理遺體。」
疫情期間,居民死亡必須經過白玉山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深度消殺,才能送往殯儀館。
頭一次在半夜處理這樣的事情,黃英趕緊撥通衛生服務中心值班室電話,叫上值班護士王琳一起前去。凌晨3時,120急救站的司機周師傅將黃英和王琳送到逝者家中。
逝者是50多歲的男性,身患肺氣腫,當晚突然發病而亡。面對傳染性未知的遺體,黃英和王琳心裡直打鼓,但她倆仍然穿戴好防護服、護目鏡和手套,仔仔細細地對遺體進行深度消殺。之後,她們又幫助逝者家人包裹好遺體,等待殯儀館人員上門將遺體拉走,並再三安撫逝者家屬,讓他們進行自我防護、居家隔離。等回到衛生服務中心時,已是凌晨5時。王琳緊張地問她:「黃老師,你怕不怕傳染?」
「肯定怕,但總要有人上!」黃英鼓勵她說。此時,衛生服務中心已經有兩位醫務人員感染新冠肺炎住院,大家的心理壓力非常大。
「總要有人上!」憑著這股勇氣,黃英帶領25位社區人員,從大年初一起就投入到排查和轉運發熱病人的戰鬥中。在他們的努力下,社區排查出的80多位發熱病人被及時轉到武鋼二院發熱門診檢測診斷。隨訪居家隔離人員、指導就醫、為行動不便的老人上門量體溫……2月中旬後,黃英和同事們又對社區集中隔離的200多位密切接觸者進行跟蹤管理。
為提高排查和救治率,黃英建起了疫情防控微信群,裡面有街道負責人、社區醫生和各社區負責人,隨時通報處理各社區發熱病人情況。2月底以來,為跟蹤管理出院病人,黃英又建立了「白玉山冠肺康復群」,裡面有社區醫生和42位病人。在群里,她和同事們對出院病人進行心理疏導,指導他們做呼吸操、八段錦。「我們的出院病人沒有一個復陽的。」黃英很開心。
作者:光明日報武漢一線報道組 報道組成員:本報記者蔡闖、王斯敏、張勇、張銳、安勝藍、劉坤、李盛明、姜奕名 光明日報見習記者陳怡 光明網記者蔡琳、季春紅、李政葳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