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失了青春,誤了青春

2019-09-29     與心幽歡

妙玉,失了青春,誤了青春

作者:冷月葬花魂

妙玉是金陵十二釵之一,可總有人說她的存在感很低,是個可有可無的角色。劉姥姥進大觀園才使我們認識到了這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女子。

妙玉,真是個讓人捉摸不透的角色,想要說起她,卻又不知從何說起,不說她吧,心裡總是放不下對她的一番牽掛。她絕對不是個可有可無的角色,她的身上有許多現實生活中人的影子。看到了她,也就不由得想起身邊和她性格相似的一類人。她冰清玉潔,孤高冷傲,與世獨立。是個典型的冷美人。

說起她的出身,本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無奈天意弄人讓她不得不遠離世俗紅塵。大好的青春年華就要常伴青燈古佛旁了。與其說她拋棄了世俗,還不如說她被世俗無情的拋棄了呢,明明心繫紅塵卻不得以用冷艷的外表掩蓋自己,怎麼能不令人痛心呢!她和寶黛釵等人差不多的年紀,正是可以嬉戲打鬧,吟詩作對,享受待字閨中的美好時光的時候。而她卻要用全部的心思去誦經念佛,沒有所謂的歡欣只有百無聊賴的枯燥且又乏味的人生。試問像妙玉這樣子的女孩子是否能耐得住人生的寂寞與荒涼呢?救苦救難的菩薩能救世人脫離苦海,唯獨救不了妙玉,夜深人靜的十分,妙玉可曾暗自祈求過菩薩呢?

既然融入不了世俗,那乾脆就永不踏進世俗,做一個「檻外人」吧。她的那份高雅,孤傲,使她成為了一塊可望而不可及的美玉。本以為這塊晶瑩剔透,色澤圓潤的美玉,會是玉中極品。誰承想一失足成千古恨,終究還是掉於污泥之中了。

世間沒有毫無瑕疵的玉,只有不斷掩蓋瑕疵的人。妙玉的結局是令人惋惜的更是值得人們去深思的。妙玉過度的高潔在人們眼裡就變成了一種清高。甚至是一種輕浮的蔑視。說嚴重了就是一種既不敢正視自己又不尊重別人的態度。

就連李紈那樣平易近人溫婉善良的人都討厭妙玉,可見妙玉的人緣壞到了那種程度。書中曾提到過惜春和邢岫煙和她走的近些。再也沒看到過妙玉和什麼人交往過。

或許和黛玉有過一段交集,要不也不會叫黛玉去喝什麼體己茶了。可是黛玉和妙玉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二人雖然也有相似之處,但完全是兩個不同世界的女孩子。一個多愁善感,追求詩意的人生,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個卻是拚命的追求高雅遠離世俗,她所看不慣的融入不了的都是「俗」物了。人生在世,總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我們也許無法去阻止它,但卻可以改變它。而不是一味的逃避掩蓋它,這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妙玉的人生從此就毀於一旦了。

人的一生就是一場猜不到結局的戲,我們都在扮演著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色。妙玉像我們證實了人生需要一份謙卑,而不是一味自強清高。何為謙卑,謙虛謹慎的態度,卑微且又不必沮喪的性情。正是因為妙玉缺少了這份謙卑才註定了她命里的悲劇。

劉姥姥只不過在她的櫳翠庵小坐了一會兒,她卻要用水徹底的清洗一遍,我也是服了她了,到底是劉姥姥髒,還是她內心已走向了極端。

黛玉喝茶的時候只不過沒有嘗出雪水罷了,妙玉竟妄自的冷笑著並說黛玉「俗」看來她內心極度的不平衡導致她已經忘乎自我了。

她唯有凌駕於人之上才能滿足自己難以表達的慾望。殊不知,她在一步步葬送自己的青春,一步步走向黑暗的深淵。真是缺少了這份做人的謙卑,才叫她盡失人心吧。否則怎麼會在她被賊人擄掠走的時候連個關心她死活的人都沒有呢。

如果妙玉敢為自己的命運抗爭,也許又會是另一番景象了吧。明明自己不想過這種枯燥無味的生活卻還要用冷淡的態度包裹自己說起來活著也挺累的,誰說妙玉一塵不染,誰說她無七情六慾。

冥冥之中命運讓她遇見了英俊又懂女孩子心的寶玉,不知不覺已經對他產生好感了吧,否則也不會把自己平常喝茶用的杯子給寶玉用了吧。妙玉也是人,也有正常女孩子所有的小心思,無奈她是佛家弟子。

「痛而不說,愛而不得」最能形容她的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情感了。如果說她出家是命運註定的,那麼她最後的結局也是自己造成的。同樣和她一樣不幸遭遇的巧姐兒,為什麼被好心的劉姥姥救下了。正是王熙鳳沒有那份過分的清高和一份真心實意的待人態度。世間自有真情在,哪怕是不經意間的付出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常言道「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妙玉的可憐是對於她誤落入佛門和賊人之手。而她的可恨則是對於她不會做人不會做一個有個性的人。我們也只能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最終卻是失了青春,也誤了青春!

重酬徵稿點擊參與

主編:與心幽歡微信:hutashi1983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Qgpf20BMH2_cNUglgc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