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個被我們從『鬼門關』拉回來的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都有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 張蓓一字一頓地說著,雖然隔著厚厚的防護服,但依然可以感受到心存的餘悸。張蓓,蘭大二院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在武漢參與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 30 天。
初到武漢時,張蓓和第一批隊員一起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開展醫療救治工作,他主動承擔起最累最危險的崗位,並不斷鼓勵和號召隊員們發揚迎難而上、不怕困難,連續戰鬥、敢於勝利的精神。2 月 8 日,當得知國家衛健委要甘肅援助湖北醫療隊抽調重症專業的隊員前往本次防控疫情最前線的醫院——武漢協和醫院時,張蓓又一次主動請纓," 我首當其衝、責無旁貸!" 來到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他立即在九樓病區投入到緊張的疫情救治工作中。九樓病區的帶頭人是武漢協和醫院的副院長、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全國委員金陽,與他並肩戰鬥是齊魯、中山、湘雅的精兵強將,該病區承擔著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務,也是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本次抗擊疫情的 " 黨員先鋒崗 "。在這裡,每天都上演著生死拉鋸戰。
2 月 7 日,73 歲的沈奶奶因發熱十天加重伴氣短收住在張蓓所在的病區,作為主管醫生的張蓓迅速評估患者病情,並給予了普通氧療、高流量吸氧、無創呼吸機、抗病毒等對症支持治療。2 月 13 日,沈奶奶的病情突然急轉直下,意識不清,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嚴重低氧血症。" 患者需要氣管插管。" 張蓓準確評估患者病情,立即給予經口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呼吸,後給予保護性肺通氣、俯臥位通氣等治療。當看到患者脈搏氧飽和度重新升起來,並一步步回到安全值,張蓓懸著的心漸漸平靜,但他深知患者的病情隨時都有可能變化。於是,他每天都要進行數次查房,不斷了解患者病情的變化並給予準確的治療。" 奶奶,要有信心,相信我們,你一定會好的,我們一起加油!" 這是每天查房時他對沈奶奶說的最多的話。
經過一段時間的有創通氣,沈奶奶的呼吸功能逐漸好轉,意識逐漸清醒,能否為患者拔管脫離呼吸機,什麼時候拔管,又一個難題擺在了張蓓面前。2 月 24 日,張蓓反覆研究患者病程記錄,評估患者各項指標後決定為患者拔管,並由他自己執行拔管操作。為新冠肺炎患者氣管插管或拔管,都意味著醫生需要冒著巨大的被感染風險,同時沈奶奶又是一位 73 歲高齡的患者,張蓓知道自己的每一項操作和治療都需要更謹慎更準確。" 為她拔除氣管導管的那一刻,我真的很高興,沈奶奶又恢復了自主呼吸。" 張蓓欣慰地說," 看著沈奶奶豎起右手大拇指,我們都能強烈感受到這個簡單動作,所飽含的信任與感激。" 患者成功撤離呼吸機,目前各項生命體徵平穩。
" 我們已經到達武漢一個月了,大家都積極地奮戰在抗疫戰線第一線,雖然很辛苦、很累,但是沒有一個人抱怨,每個人都充滿了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在這場與疫情頑強鬥爭的阻擊戰中,很多黨員同志不計個人得失,不畏艱難險阻,義不容辭挺身在前,他們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們,更堅定了我們要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決心和信念 "。張蓓已向甘肅援助湖北醫療隊臨時黨支部遞交入黨申請書,向黨和人民作出莊嚴承諾,面對鮮紅黨旗,他一字一句許下錚錚誓言。(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