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是一座神奇的城市!
看著不爭不搶,卻又不卑不亢
千年來的文化積澱、獨特的人文環境
造就了如今與眾不同的常州人
常州人到底有哪些特點?
小編給大家總結了以下6點
崇 文
常州地處江南腹地中心
煙雨朦朧的環境造就常州人如水的性格
社會穩定、生活富庶
常州人自然不必去爭去搶
因此也更加注重文化教育
縱觀常州歷史
孟郊、蘇軾、王安石、楊萬里......
無數名流大咖曾在常州興學修文
推動了常州文化的發展
宋代時期,常州州學可與
當時極富盛名的湖州州學比肩
到了明清與近現代時期
常州更是名家輩出、學派蜂起
常州歷史上共走出2890餘名進士
北宋時就有「號稱東南儒學之盛」之說
南宋陸遊讚美常州「儒風蔚然,為東南冠」
清代龔自珍讚美常州
「天下名仕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
務 實
務實,是江南文化的一大特點
但常州的務實更為突出
常州人是標準的「實幹派」
從近代常州實業家輩出就可見一斑
自明清商品經濟出現以來
常州人就一直以精明能幹的形象示人
常州歷代學者都很注重營生、重工重商
清代常州名家趙翼辭官回鄉以後
開設當鋪、置辦魚塘,很會治理生計
常州的大族莊家、惲家等
沒有一家不講究實際、注重生活質量
務實,不僅僅是注重物質
還重視精神上的求真
「銀錢一物,原不可少,亦不可多」
講究實際,不弄虛作假
是常州的一大人文特色
經 世
治國理事,經世之才
這樣的特點常州從來不缺
儒學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常州人在這方面做出過許多貢獻
唐荊川像
治國安邦、憂國憂民
正如東林書院的「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常州的仁人志士心繫國家,救亡圖存
明代唐荊川返廷抗倭
近代盛宣懷實業救國
陳范、孟森、趙鳳昌投身維新與革命運動
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為革命作出卓越貢獻
星火燎原、經世濟民
這些可歌可泣的事跡
無不是經世精神的外化
「常州三傑」: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
博 取
常州地處長江之南、太湖之濱
古運河穿城而過
既有水陸之便,又有鐵路之利
恰好有處在長江與太湖之間
不遠不近,一切都剛剛好
既享有交通之便,又避免喧囂煩擾
這樣優越的環境
造成了常州人樂於走出常州
向外發展、博取眾長的特點
常州人在廣泛的交流中結識同道
切磋學問,提升水平
盛宣懷、吳稚暉、趙元任、劉海粟等名家
都是從常州走出去,在博取中獲益良多
劉海粟與巴黎美院院長貝納爾合影
常州人在交流中
既堅持自我又博採眾長
在兼容並蓄中成就輝煌
創 新
創新是個永不過時的話題
自古以來
常州人就追求創新,敢為人先
清代學者張惠言曾道:「當事事為第一流」
近代革命家瞿秋白詩云:
「我是江南第一燕,為銜春色上雲梢」
瞿秋白塑像
陽湖文派、毗陵四家、常州詞派、常州畫派
數百年的時間
常州湧現出許多具有創新內涵的文化流派
到了近代
常州人仍能於亂世謀創新
劉海粟率先使用人體模特
楊守玉開創亂針繡法
盛宣懷創辦輪船招商局、北洋大學
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開創之舉、創新之論
時任直隸候補道盛宣懷(前排左一)
謙 慎
常州是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常州的人文始祖季札
就是為人謙慎的代表
季札做事嚴謹縝密、謙和大度
三次讓國,成為千古佳話
這種謙慎的風格影響著一代代常州人
常州人文始祖季札
常州歷史上與為人低調、謙遜謹慎有關的
歷史故事數不勝數
南朝梁武帝不止一次地要辭去帝位
清代著名學者趙翼壯年隱退
吳稚暉一生拒絕為官
他們並不熱衷於仕途
為人謹慎,胸襟博大
這一難能可貴的品質
值得所有常州人傳承與發揚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隨著時代的發展
這些優秀的人文特點凝聚為新的精神動力
激勵著常州人建設美好的未來
常州人是的精神特質遠遠不止這些
小編還會繼續挖掘
敬請期待鴨~
來源:青果巷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