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市西峰區政府工作報告摘要

2020-04-30     每日甘肅網

西峰區政府工作報告摘要

在剛剛閉幕的慶陽市西峰區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區委副書記、政府區長王馳代表區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全面回顧西峰區2019年工作,對2020年政府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2019年 成績單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區上下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真抓實幹的一年。去年以來,全區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市各項部署要求,推進脫貧攻堅、重點項目建設、產業培育、城市建設管理等各項工作,經濟社會發展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勢頭。

1. 聚焦穩中求進總基調,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年旺」目標順利實現。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6%;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8%和9.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4%,扭轉了連續兩年下滑的被動態勢;大、小口徑財政收入分別增長8.4%和13.6%。

2. 聚焦全面小康總目標,奮力推動脫貧攻堅戰,全區告別絕對貧困歷史。

全區下剩的1039名貧困群眾順利脫貧,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保障、安全飲水衝刺清零取得決定性成效。新建、規範合作社354個,創建示範社24個;引導1145戶貧困戶發展「庭院經濟」,貧困人口收入穩定增長。

3. 聚焦綠色發展新理念,奮力推動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積極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補植城區綠化帶1.4萬平方米,實施造林綠化5.2萬畝。全力推進藍天保衛戰,全年空氣優良天數超過300天;城區污水日處理能力由2萬噸提高到4萬噸, 3個鄉鎮污水處理站達標運行;嚴格河(湖)長制,紮實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和流域生態修復工作。新(改)建無害化廁所2758座,創建清潔村莊50個,打造了董志馮堡、肖金小寨等一批美麗宜居示範村莊。

4. 聚焦擴大投資穩增長,奮力推動重大工程建設,項目拉動效應凸顯。

全年實施各類建設項目159個,完成投資59.5億元。十大生態產業由開篇破題向發力見效邁進,華為雲計算大數據中心建成投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成試運行,全區生活垃圾實現由填埋處理向循環利用的歷史性轉變。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簽約合作項目15個,投資總額超過120億元。

5. 聚焦優勢產業上水平,奮力推動轉型升級,區域經濟穩健發展。

建設標準化生豬養殖場13處82個單元;全區新栽果樹1.2萬畝,提質改造老果園1.4萬畝;肖金設施蔬菜基地提質改造初顯成效,兩個川區特色瓜菜基地穩步發展;西環川旅遊帶建設穩步推進,毛寺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園區工業產值達到190億元,較上年增加46億元。電子商務穩步發展,全年交易額達到13億元。

6. 聚焦門戶城市出形象,奮力推動建設管理,人居條件持續優化。

秦霸嶺東路、秦直東路、育才東路四中段、育才西路延伸段4條斷頭路建成通車,維修維護街巷79條,硬化入城土質路口60處。打造了長慶大道、岐黃大道等一批乾淨整潔、暢通有序的樣板幹道,依法拆除違建工程7萬平方米,整治違建別墅2900多平方米。

7. 聚焦民生福祉大保障,奮力推動普惠共享,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有效增加學位2000個;區級圖書館、文化館2個總館和10個鄉鎮街辦分館免費開放,新建村級(社區)文化健身廣場10處;開展「和諧西峰大舞台」「千台大戲送農村」等各類文體活動200多場(次)。全年減輕群眾醫療負擔1.9億元。新增城鎮就業7737人,新增集中供熱面積200萬平方米。

8. 聚焦行政效能新提升,奮力推動作風轉變,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紮實推進「放管服」改革,項目審批時間由120天壓縮至90天,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94.4%,70%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窗」受理,100個高頻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2601戶,承辦省市為民實事10件。

2020年 區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緊緊圍繞中央重大決策和戰略部署,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按照區委確定的「產業上水平、城市出形象、文明邁大步」發展思路和「三抓一進」(抓近謀遠、抓重補短、抓實落細、進中固穩)總體要求,聚力攻堅,創新突破,確保與全國一道實現全面建成小康。

2020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地方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以上;大口徑財政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分別增長6%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以上;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5%和9%以上;單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均控制在省市下達指標以內。

2020年 重點抓好九個方面的工作

1.堅持以重大戰略布局為統攬,廓清發展思路,明晰實踐路徑,把准工作方向

堅持用全會精神統攬高質量發展大局。突出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職能,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

堅持用指示囑託統攬高質量發展大局。把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作為政府工作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圍繞「攻克最後貧困堡壘、補齊全面小康短板、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縱深發展」五個方面指示要求,完善工作思路,抓牢工作重點,破解發展難題,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堅持用規劃藍圖統攬高質量發展大局。堅持新發展理念,樹立戰略思維和全局視野,主動融入陝甘寧振興規劃、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等區域性戰略布局,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為做好今後五年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2.堅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彌補短板弱項,鞏固脫貧成果,決勝全面小康

提升特色產業效益。新栽矮化密植蘋果1.2萬畝,改造提升老果園2萬畝,穩步推進肖金設施蔬菜基地提升改造,全面實現100個「331+」生豬養殖合作社滿產滿銷,種植各類飼草1萬畝,建成城區優鮮示範店8個,積極打造城鄉「一日游」休閒度假圈,全面提升西環川旅遊景觀帶影響力。

夯實增收帶富基礎。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精準落實「一戶一策」鞏固提升方案,實行縣級領導掛牌督戰,創建各類示範社14個;支持群眾發展「五小」產業,大力開展「訂單式」輪訓、「1+N」帶訓等培訓活動,扶持培養一批產業帶頭人、農業經紀人、鄉村工匠,不斷提升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內生動力。

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縱深推進「3+1」衝刺清零後續行動和「5+1」專項行動。新建村組道路63公里、農電線路66千米,建成高標準農田1萬畝。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大革命」,改造農廁6836戶,建成村級公廁18個,創建清潔村莊50個;啟動實施7個小城鎮雨污分流提質改造工程,加強街區「五化」工作,不斷提升小城鎮人居環境。

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健全完善鄉村治理體系,積極推進農村社區治理創新,強化鄉賢引領帶動作用,遏制高價彩禮、薄養厚葬、聚眾賭博、大辦宴席等陳規陋習。發揚傳承優秀鄉村文化,積極培養豐富健康的群眾文化生活。積極開展文明村鎮、文明農戶、美麗庭院創建評選活動,培育淳樸民風和優良家風。

3.堅持以綠色持續發展為導向,開展污染防治攻堅年行動,強化綜合治理,築牢生態屏障

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啟動實施雨污管網分流改造工程;完成南區、東區污水處理廠調蓄池建設,啟動實施東區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及蘭州東路雨水排放工程;建成什社什豐、文安污水處理站;全面推進流域綜合治理,完成蔣家川、硯瓦川流域生態保護工程。嚴格河(湖)長制,深入開展河湖「清四亂」行動。

強化大氣和土壤污染防治。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縱深推進抑塵、控煤、減污、治源、限車、禁燃、增綠、重污染天氣應對「八大治理行動」;大力推動土壤污染防治,推進農藥化肥減量、農膜回收利用、秸稈資源化處理,全力保護土壤安全。

推進綠色生態建設。深入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完成人工造林5萬畝;加快實施黃土高原塬面保護項目;堅守耕地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紅線,嚴格土地增減掛鉤機制,整理土地1300畝。

4.堅持以重大項目突破為支撐,突出外引內聯,加快建設步伐,拉動經濟增長

擴大項目投資總量。加快推進德國促進貸款綠色交通設施建設示範項目、學院路實驗學校等104個項目前期工作,力爭慶陽四中二期等52個項目進入國省投資計劃盤子。嚴格落實重大項目「五個帶頭抓」、「五個一線抓」工作機制和「任務清單+責任清單+進度表」落實機制,全力保障董志塬水廠等20個重點項目建設用地需求,確保垃圾填埋場改擴建工程等124個項目建成投用,全年項目投資達到90億元以上。

構建全員招商格局。實行全區動員、全員參與,組建大招商專業隊伍,力爭招引到位資金50億元以上。精心論證儲備招商引資項目30個以上。力爭與綠地集團、新城控股等知名企業合作項目簽約落地,確保工業固廢再生綜合利用等6個合同項目開工建設。

優化項目建設環境。進一步打通項目建設「綠色通道」,統籌解決好項目建設規劃、用地、資金、技術等要素保障,推動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嚴格規範涉企執法行為,不斷優化項目建設環境。加強項目實施過程監管,進一步提高工程建設質量。

5.堅持以產業轉型升級為牽引,完善發展平台,優化服務保障,壯大實體經濟

做強園區經濟。完善園區發展規劃和產業規劃,加快入園企業進駐建設步伐,新增入園企業5戶;力爭慶義油污泥、西峰製藥廠搬遷完成主體工程,西慶塗料廠開工建設。積極引導園區企業擴容增產,力爭園區產值突破200億元。

做活商貿經濟。持續推進專業市場和城市商圈建設。支持本土企業積極開展對外貿易、開拓海外市場,拉動外貿進出口交易額增長7%以上。推動冷鏈物流、電子商務、數字經濟、線上辦公、在線教育等新業態發展。引導支持快遞企業延鏈發展,優化城鄉配送網絡,打通「網貨下鄉」最後一公里。

做實非公經濟。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和加快發展。深入開展拖欠帳款清理專項行動。積極開展政銀企對接服務,推動瑞華天然氣等7戶企業穩產增產,力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達到3戶,新培育規上工業企業2戶、限上商貿企業5戶。

6.堅持以創建文明城市為目標,下足繡花功夫,做精管理文章,提升城市品質

完善城市服務功能。完成「三湖三溝」、13條海綿道路和47個機關單位、老舊小區等海綿化改造任務;打通秦霸嶺東路、秦直西路2條斷頭路,建成北區雨水排放工程,完成東湖小區提質改造,新建大型停車場2處;實施北區熱源廠改擴建項目。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紮實推進「城市出形象、管理上水平、文明邁大步」專項行動,按照「擺正放順、補新掃凈」要求,突出交通秩序、市場經營、環衛保潔、餐廚垃圾、戶外廣告、門頭招牌、「兩違」工程等重點領域,深入推進除髒、治亂、疏堵、禁違、糾差專項整治行動。全面加快生活垃圾分類處置試點工作,持續推進城鄉接合部、城中村等區域綜合整治,完成南北高速出入口、慶陽機場至長慶大道「兩點一線」整治,不斷提升城市門戶形象。

加強城市綜合治理。承接做好物業管理工作,加強物業公司監管,整治物業服務亂象。持續加大流浪狗、煙花爆竹、餐飲油煙、噪音污染等綜合治理,加強賓館酒店、商場車站、廣場公園、出租屋等人流密集場所治安管理。深入開展房地產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推進城市文明進程。圍繞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驗收標準,著力彌補短板弱項,聚焦社會風尚培育、市民素質提升等重點,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創建行動,持續加大不文明行為曝光懲戒力度,不斷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7.堅持以改善民生民計為根本,發展社會事業,提升公共服務,增進群眾福祉

推動教育優先發展。加快改善教育基礎條件。強化學前教育管理,加大住宅小區配建普惠性幼兒園力度,創建省級示範園2所,健全完善義務教育階段就近入學、劃片直升、派位入學制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健全醫療服務體系。啟動實施區中醫院建設項目,新建維修標準化村級衛生室25個。積極推進居民電子健康卡服務。積極推進緊密型區域醫共體試點建設。強化慢性病全程服務管理,加強職業病、地方病、傳染病綜合防控。支持民辦醫療機構發展,加強醫療行為管理,切實提高服務質量。

繁榮公共文化事業。加強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建成區文化館、圖書館15個社區「兩館」服務點,新建文化健身廣場10處。加快民俗文化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傳承和發展民俗文化,利用全國性節會開展大型推介活動20場(次)。大力實施「和諧西峰大舞台」「千台大戲送農村」、全民健身等活動,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深化就業援助,強化政企聯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力整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深入推進全民參保計劃,持續提升基本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參保覆蓋率。完成肖金敬老院和什社醫養結合服務中心項目主體工程,啟動顯勝醫養結合服務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失地農民安置房建設,年內安置群眾2100人。

8.堅持以維護大局穩定為底線,加強安全監管,健全應急體系,構建平安西峰

持續加強疫情防控。持續加強「四類」人員的檢測管控,嚴防輸入性病例發生。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疾病預防控制、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提升安全監管能力。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和物資儲備管理,完善各類應急預案。深入開展道路交通、建築工地、消防、農村住房(窯)建設、農村「五類車」、危化品、特種設備、校園及周邊、校外託管機構等重點領域隱患排查整治。加大市場監管和調控力度,嚴格落實食品藥品安全責任制,嚴厲打擊制假售假行為,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堅決打贏「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攻堅仗。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調解處理機制。強化網絡輿情監控,積極應對處置敏感熱點事件。加大典當行、小額信貸公司、融資擔保公司監管整治力度,促進金融市場健康發展。

9.堅持以擴大改革創新為突破,提高行政效能,強化要素保障,釋放發展活力

深化綜合改革。加快推進鄉鎮機構改革,啟動街道社區調整設置工作。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完成60個村(組)集體經濟合作組織組建工作。穩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加快推進殯葬制度改革,努力樹立文明殯葬新風。完成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創建。

加快「放管服」改革。完成區政務服務大廳整體搬遷,全區33個單位425項事項全部進駐大廳。全面加強鄉鎮(街辦)政務服務中心和村級(社區)便民服務中心規範化、標準化建設。優化項目申報審批流程,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實「證照分離、多證合一」制度,企業開辦時限壓縮至2.5個工作日。

提高財稅保障。加強稅收征管,規範非稅收入,嚴格土地出讓金和城市配套費收繳管理。加大國省投項目資金爭取力度,嚴格財政預算管理,優化支出結構,盤活存量資金。健全完善政府債務管控機制,嚴控違規舉債,降低債務風險,全年化解政府存量債務9億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MuIzXEBnkjnB-0zaRP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