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已快要接近尾聲,阿朵帶著《緣分一道橋》復活。
實際上阿朵最開始準備的是《屋頂著火》,誰想沈夢辰也偏偏鍾情這首。讓給沈之後,留給阿朵準備《緣分一道橋》的時間已經不多。
然而,一曲唱完,霍汶希興奮到起立鼓掌,哪怕她們公司的白冰是阿朵隊的PK對象。
#阿朵 降維打擊#迅速登上熱搜,滿屏彈幕都是希望她立馬去隔壁《歌手》,更有說「今年春晚沒有阿朵就不看」。
嫵媚潑辣、鋒芒畢露、通透豁達,舞台上的阿朵似乎是龍門客棧的老闆娘金鑲玉,難怪孟佳一個勁喊著「老闆娘」助威。
「談愛恨,不能潦草,紅塵燒啊燒,以生死,無愧證明誰重要」,一開口就是江湖,這首歌正是阿朵前半生的寫照。
01
加速的童年
1980年,湘西峒河邊的土家族符家出生了一個女兒,外婆摸著這個滿手斗的丫頭感嘆「以後要中狀元」。
還沒改名阿朵的符瑩,雖然沒高中狀元,但往後的轟轟烈烈,也足以震撼這片生她的大山。
「浪姐」初舞台帶著「土家族之花」綬帶的沈夢辰玩笑說,本來帶的是「土家族之光」,想到阿朵姐也在,自己還是低調點。
八十年代的湘西大面積開發建設,首府吉首到處炸山修路。等著炸完找尋遺留的各色石頭成了阿朵童年最純粹的記憶。
很快,阿朵打誤撞被選入少年宮學習民族舞,那些彩色的石頭以及放石頭的生鏽的餅乾盒被永遠封存,阿朵開始了自己加速的人生。
阿朵童年照(右)
生於河邊的阿朵對改編自農作的土家舞和苗族舞具有天然的感知力,進入少年宮沒多久,她成了舞。
領
一年後,年僅十歲的阿朵考入湖南藝術學校,面對父親的反對,阿朵用「全校第一」和「公費三年」作為條件不退讓。
學校是來自整個湖南的優秀苗子,阿朵沒有怯場。小孩子總喜歡跟在大孩子後面,高年級大阿朵三歲的鶯歌成了她的偶像。
兩年後鶯歌的入伍激發了阿朵內心一直想當兵的願望,阿朵也奮不顧身參加了招兵審核。
結果很快出來,阿朵因為舞蹈特長被特招進入二炮駐湖南文工團,成了團里年紀最小的文藝兵。
那個年代,當兵是很多中國家庭的夢想,然而阿朵的父親捨不得女兒入伍受苦,領著兩瓶酒找部隊領導想撤回錄取。
但當地軍區司令員之後竟登門拜訪,稱如果阿朵不去,一起考試的女孩們都不收。
最終父親還是妥協了,直到現在,阿朵還會提起她父親當時蹲下對她說的那句「記住這是你自己的選擇」。自己選擇自己負責,成了阿朵往後的信念。
沒過多久,符家女兒要入伍了,整個家族出門歡送。家門口河邊有條巨大的水蟒向東遊去,只聽有人喊著「龍過江了,龍過江了」。
這時,一旁的外婆想起外孫女兒出生時,她摸著丫頭有十個斗的小手說「以後要中狀元。」
02
北漂的王者
在部隊的阿朵和她之前的經歷類似,看著漫不經心,但總能把業務做到最好。過了兩年,阿朵成了班長,帶著八個比她大的兵。
除了跳舞,站崗、種菜、喂豬、挑糞,阿朵乾的事遠遠超過院牆外她的同齡人。1997年,極出挑的阿朵作為地方骨幹被調入北京。
來到北京的阿朵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熱愛歌舞的她選擇了那個年代最容易成名的方式,參加青歌賽。
在青歌賽獲得名次意味著獲得全國的注意,然而阿朵最終只獲得98年青歌賽的優秀獎。
實際上,對於在部隊並不是主修唱歌的阿朵來說,這個成績已經非常優異。更何況那一屆比賽群英聚集。
祖海以抗洪公益歌曲《為了誰》感動世人,李瓊更是一出聲就讓評委驚嘆,她也在數月後登上春晚舞台。巧的是,李瓊同樣來自土家族,也是年少考入省藝術學校,之後進入部隊。
李瓊《山路十八彎》
1999年,本可以繼續留在部隊發展的阿朵做出了一個再次震撼全家的決定,她轉業了。
轉業的阿朵正式走出部隊大院,開啟了自己的北漂生涯。
簽了公司後,在老闆安排下,阿朵參加了在北京工體舉行的「21世紀大比拼演唱會」,贏得了中國五大城市巡演的機會,與她同台的是正當紅的毛阿敏、滿文軍和孫楠。
有了人脈和資源,阿朵開始挖掘每一個能讓自己事業飛升的機會。
然而這行的水太深。有次在KTV,朋友給阿朵介紹製作人認識,對方一個勁勸酒讓阿朵不快。製作人沒見過這麼「不識趣」的女孩子,直接話「就你,還想紅?」
撩
阿朵禮貌地回了句「我紅給你看!」
短短一年後的2003年,阿朵發表了自己的首張專輯《盛開》。其中收錄的《再見,卡門》紅了,阿朵紅了!
娛樂是個圈,這一年,跟阿朵長得頗像的陳好也在《粉紅女郎》中以萬人迷的形象家喻戶曉。
阿朵的曝光量開始呈指數級增長,商務活動讓業內驚嘆。
也是這一年,阿朵成了第一屆「超女」的評委。「浪姐」後台,阿朵聊起這段往事,看著長成的張含韻就像看著自家女兒。
2005年,阿朵帶著《再見,卡門》登上央視春晚。唇釘、低胸、露臍,阿朵在歌手之外多了一個性感的標籤。
這一標籤隨著她登上《男人裝》封面而強化。
2007年,連續23小時的拍攝,以及47人的幕後,實現了《男人裝》在三天內賣出五十萬冊的記錄,這一銷量至今幾乎無人可破。
在樂壇群雄逐鹿的二十世紀頭五年,面對港台女歌手的強勢地位,阿朵的迅速走紅被很多圈內人看作奇蹟。
也正是如此,2012年阿朵的退圈被很多人不解。網易雲《再見,卡門》的評論區,在今年年初依然有人在問阿朵去哪了。
03
「死里復活」
「死里復活」是阿朵17年回歸時發表的專輯名稱,有人不解為何取了一個這麼嚴肅而沉重的名兒。了解她離開的原因,或許可以明白其中的深意。
在05年左右,阿朵勢頭最盛的時候,她無法繞開的一個人是高曉松。
那會阿朵剛從被第一任男友劈腿的陰霾中走出,那個人用著她的錢,背地了跟她的閨蜜搞在了一起。高曉松則結束了自己的第一段婚姻。
哪怕周圍的人說高曉松百般不是,好友王箏甚至多次電話勸阻,阿朵依然奮不顧身。
但讓她無所適從的是,她的事業因為高曉松的參與,她自己的功勞被完全抹去。她成了靠高曉松上位的女人,甚至被輿論描繪成破壞高曉松婚姻的第三者。
作為一個「花瓶」,人們完全忽略了她在音樂上的創作力,更不願相信她愛的是高曉松的「才華」這種話。
至於《男人裝》,讓她迎來事業的高光時刻,也把她推入被誤解的深淵。
在她看來身材線條是女性魅力,她在採訪中說「之前都是一個小女人穿泳裝,很柔美的樣子,但我覺得中國女性不只是那樣的。」
先鋒意味著孤獨,外界的眼中,她不過是賣弄性感罷了。
從湘西到長沙,從長沙到北京,一路驕傲的阿朵陷入無止盡的自我懷疑中。談起這段,她說「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全部打擊到底」。
2012年她離開北京,回到了生她養她的湘西。她希望打破一切成見,好好沉澱。
說起來,她依然比旁人勇敢。這一路線的女明星被物化的不在少數,但主動離開的或許只有阿朵。
五年時間裡,她深入山里最古老的寨子,聽著婆婆們最久遠的山歌。最終,她只做了一件事,也就是專輯《死里復活》。
有人笑她帶著這張專輯回歸三年都沒紅,然而,她能拋掉過去的標籤,選擇如今的路子,就意味著如阿朵早就不關心紅不紅。
她在初舞台的《扯謊哥》中唱道:「打開你真實的心,你能否想起,兒時愛哭的你,耶咦耶咦,真假你已分不清。」
紅不紅重要嗎?僅憑這一首歌,已能看到走紅又離開的兩次經歷在阿朵身上的交相輝映。
流行且民族,嫵媚而個性。甚至她的穿著也矛盾得恰到好處,改良的民族服飾,搭配的卻是香奈兒的珍珠項鍊。
如今的歸來,就像阿朵在「浪姐」初亮相時說的,「我是阿朵,我是一個音樂人,好久不見。」
不是歌星,是音樂人阿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