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曙光!國際原油的治安至暗時刻要結束了嗎?原油市場的水深火熱,無疑是國際市場現在頭等大事,作為眾多產品的原材料,原油價格的持續低迷,無疑讓全球經濟都籠罩在陰雲之下。大家都在關注,本次原油價格戰的博弈者,何時達成和解?或是相殺到底?
上周,原油價格戰的三大關聯方——沙特、俄羅斯和美國,經過一連串密集雙向溝通,終於讓各方重回談判桌,美國總統特朗普更是在公開場合連續釋放信號。與之對應,上周油價出現了戲劇化大漲。油價上周四的單日漲幅(布油、美油均超20%)、上周的單周漲幅(美油近35%)均創出歷史紀錄。
最新消息顯示,OPEC+本周將舉行緊急會議,原定4月6日的視頻會議可能推遲至4月9日,由沙特主持,市場對於達成進一步減產協議的希望隨之重燃。不論短期談判前景如何,在很多業內專家眼裡,原油市場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根據早先公布的消息,OPEC+已經召集其成員國以及可能還有其他產油國舉行緊急會議,多家媒體的消息將此次會議的日期指向本周一(4月6日),會上將商討把原油產量縮減1000萬桶/日的可能性,目前尚無具體配額。
不過,周末事情又有了新變化,有外媒消息稱緊急會議可能推遲至4月9日,沙特將主持本次視頻會議。
統計數據顯示,美國、俄羅斯、沙特是全球前三大原油生產國,美國日產量為1300萬桶左右,俄羅斯為1100萬桶左右,沙特也在1000萬桶以上。在正常時期,三大產油國合計產能占全球石油供給的三分之一。對於油價的博弈,三大產油國各有所需,這決定了想要達成新一輪減產並非易事。
本周的OPEC+會議能否談成?減產1000萬桶/日還是1500萬桶/日?這些問題無疑是原油市場投資者所關注的焦點。在不少業內專家看來,談判繼續扯皮的機率很大,但不論結果如何,原油市場可能都將走出此前極度悲觀的氛圍。
在國際專家看來,雖然各方對歐佩克+能否完成1000萬桶/日的減產深表懷疑,但是疫情導致需求塌陷之後,疊加快速殺跌的油價,已經為減產提供了很好的借坡下驢的藉口,對於本周的會議保持謹慎樂觀。
國際原油市場上周經歷了戲劇化的一周。
上周一,美油、布油創出近十多年來的最低價,美油更是跌破20美元/桶。然而,4月2日晚間,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他剛剛與普京和沙特王儲進行了交談,希望俄羅斯和沙特減少1000萬桶產量,可能最多可減產1500萬桶。這讓市場看到OPEC+新一輪談判和減產的預期。
受此消息刺激,國際油價直接暴走。其中,美國WTI原油價格盤中暴漲30%,突破27美金;布倫特原油更是一度暴漲46%,突破36美元。截至收盤,美國WTI 5月原油期貨上漲5.01美元,漲幅24.67%報25.32美元/桶。布倫特6月原油期貨收漲5.20美元,漲幅21.02%報29.94美元/桶。美油、布油均創史上最大單日百分比漲幅。次日市場繼續上行,當周油價累計漲幅再創歷史記錄,其中美油漲幅高達35%。
苦盼已久,這樣的利好,對於整個原油市場乃至全球經濟都是一劑強心針。而暴漲的比例也側面印證了市場對於這種利好的期待。原油走出低迷,化塑產品的原材料也將告別低谷,再加上全球疫情形勢得到控制,經濟逐漸復甦。春風拂動,化塑回暖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