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吃豬油,對身體會有好處嗎?中醫告訴你3個答案

2019-12-10     奇妙的本草

「什麼?豬油也可以入藥?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

說起豬油,小草便會想起小時候,逢年過節都會殺豬,取出來的豬板油,就會被家裡人拿來煉豬油,等煉好的豬油變冷凝結後,就可以放置長期食用。小時候特別喜歡我媽做的豬油拌飯,吃起來真是特別香。

可是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豬油大家都很少吃了,因為很多人覺得豬油脂肪高,不利於健康,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在中醫看來,豬油有3個妙用

早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收錄了30多個以豬油來做藥的藥方。並解釋了豬油的功效:「甘,微寒,無毒,利腸胃,通小便,除五疸水腫,生毛髮;利血脈,散風熱,潤肺 ;破冷結,散宿血。」其具體好處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首先,如《本草綱目》記載,豬油可以「利腸胃」,有些脾胃虛弱的人,吃東西沒有胃口,或者小朋友不愛吃飯,厭食,這時就可以用豬油炒菜給他們吃,豬油味甘,強健脾胃,有助於消化開胃。

此外,豬油可以排廢水,通小便。《千金方》里提到過小便不通的症狀,也就是三焦氣化或者腎與膀胱的氣化有問題,這時就可以用:「肥豬肉一斤,水二升,煎三沸,飲之立通。」簡單來說就是利用豬油來疏通身體水道。

最後,《名醫別錄》里說,豬油可以「生髮悅面」,《本草經集注》中說豬油有:「悅皮膚,作手膏,不皸裂」的功效。中醫認為肺主皮毛,人體的皮膚、毛髮需要靠肺滋養。豬油能夠補益肺陰,間接滋養了皮膚和促進毛髮生長。

豬油雖好,但也不是人人都適合吃的,特殊人群食用豬油時應該注意。

豬油的食用事項有哪些?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每天吃飽和脂肪的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10%。以普通成年女性為例,一般建議每天大約需要1800千卡的熱量,那麼飽和脂肪就應當控制在20克以內。如果全部轉換成豬油,那就是50克

在我們日常的肉類飲食攝入中,即使是豬瘦肉也是含有豬油成分的。而日常的蛋、奶、堅果等食物中,也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如果再在此基礎上去攝入大量豬油,那麼飽和脂肪酸就會超標了。

豬油能夠為人體提供一定的能量,但對於代謝能力較差的人群,比如三高、糖尿病等,吃太多豬油反而會帶來身體負擔。即使真的特別喜歡豬油入菜,一天吃一頓豬油飯菜,一周吃個兩三天就可以了,平時還是不要吃太多為好。

市面上那麼多的食用油,應該怎麼選?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市面上的食用油種類也越來越多,面對琳琅滿目的食用油,我們常常眼花繚亂,下面給大家介紹4種常見的食用油,大家可以根據需求去選擇。

橄欖油,最健康也是最昂貴的油。橄欖油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能夠降血脂,並且,橄欖油還含有一些維生素E以及其他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但是它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70%以上,過多食用,容易引起血脂上升。

花生油,美味的炒菜油,因為花生油風味較好,耐熱性也不錯,更適合用於炒菜,但不適合用來煎炸食物。花生油中含有40%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和36%的多不飽和脂肪酸,並富含維生素E。購買花生油應優先選擇壓榨油,並選擇優質產品,因為花生容易污染黃麴黴毒素,而這種毒素特別容易溶於油脂。

大豆油,煮、燉菜比較合適。富含兩種必需脂肪酸——亞油酸和少量α-亞麻酸。這兩種脂肪酸在體內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循環、阻抑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和血栓形成的作用。亞麻酸尤其怕熱,煎炸或反覆受熱之後容易氧化聚合,對健康十分有害,用它來燉煮菜則更為合適。

調和油,脂肪酸比例不同的植物油搭配而成,可以取長補短,有利於膳食脂肪酸的平衡,對健康有利。調和油具有良好的風味和穩定性,價格合理,適合日常炒菜使用。

其實,不論哪一款食用油,都應該記住,食用油的每日適宜用量是25—30克。再「健康」的油,多吃都會令人發胖。那麼,你家的油選對了嗎?

參考資料:

[1]《豬油到底是「健康幫手」還是「健康殺手」? 食用方法得當,其實它比植物油更健康》.每日商報.2018.10.27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2bw8G4BMH2_cNUgcfo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