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青會丨姜四清談場館建設:節儉高效,持續利用

2019-08-12     山西新聞交通頻道




二青會華彩啟幕,健兒們奮力拚搏的身影讓人情不自禁地為之喝彩,而或奔放或典雅的運動場館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些城市新地標不僅為辦好二青會提供了重要的基礎保障,也對完善群眾健身設施、建設「健康山西」有著重大意義。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就場館建設工作的台前幕後,記者專訪了二青會場館建設部部長、省發改委主任姜四清。

周密部署 嚴格把關

規模大、項目全、組別多,是二青會的特點之一。二青會中,我省承擔比賽任務的場館一共有58個,其中,新建場館22個,維修改造場館36個。如此之巨的辦賽規模,對場館建設形成了巨大的挑戰。

為確保建設進度,省委、省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協調解決場館建設重大問題。場館部建立了與其他行業部門間的銜接協調機制、與各市政府及執委會的跟蹤督辦機制,形成了上下溝通順暢、橫向協調緊密的工作局面和推進合力。

首先,建立了參賽場館工作檯帳,明確了場館建設內容、建設投資、時間節點和責任人,倒排工期,壓茬推進。其次,從2018年1月起建立場館建設月度報告制度,及時發現項目推進中的「堵點」,並解決問題。2019年2月起至3月底,改為周通報制度,一周一督辦。

與此同時,積極開展場館調研檢查工作,7次對全省所有場館建設項目進行全覆蓋、無死角、拉網式巡查或重點抽查。對重點難點問題,通過召開專題協調推進會、發督辦函、約談問題單位負責人等方式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掃除制約工程建設的障礙。

根據組委會要求,場館部會同競賽部等相關部門制定了場館交付使用的8個標準。按照節點要求,全省58個場館竣工及消防驗收均合格,室內空氣品質達標,各項功能完備,各場館均滿足賽事需求。

節儉高效 挑戰難題

按照「量力而行、量入為出、節儉高效」的辦會精神,二青會場館建設遵循「能用不修、能修不建」的基本原則,儘量不占用財政預算資源。省級政府投資補助按照「館300萬元、場100萬元」的標準,及時下達投資共計15456萬元,推動其按期完成建設及改造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政府投資建設外,還有社會力量直接投資並承辦了比賽項目。大同萬龍滑雪場、右玉玉龍馬場、山西極限運動中心等比賽場館,均為民營企業投資興建,承辦二青會8個比賽項目。這也開創了大型運動會場館建設投資渠道的新途徑。

今年2月初,國家體育總局在原定比賽項目的基礎上調整增加了新的比賽項目和組別,新增場館建設時間緊、任務重。場館部緊急召開場館建設協調會,制定了新增場館明細,全力以赴完成建設及改造任務。

為滿足「安全辦賽」要求,永久性建築場館均需辦理消防、竣工驗收合格證。但部分場館建設年代久遠,手續辦理困難,3個氣膜館則沒有消防驗收標準。組委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場館部積極協調住建、消防部門參照兄弟省的做法,在組織專家論證的基礎上開展消防監督檢查,出具消防驗收合格手續,確保了安全辦賽。

滿足辦賽 持續利用

「推動二青會賽事與全民健身活動互動互聯,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的參與感、獲得感,促進體育與教育、文化緊密融合。將二青會辦成富有改革元素和創新因子的體育盛會,為全面深化體育改革探索新經驗、新路徑。」這是國家體育總局對二青會的要求。

辦好二青會,不僅是國家交給山西的重大任務,而且是展示山西在「兩轉」基礎上全面拓展新局面成果的重要契機。我省舉全省之力優質高效做好各項籌備工作,切實把二青會辦成一屆精彩、惠民、難忘的盛會。

承擔比賽任務的58個場館,覆蓋11個市及9所省屬高校、3所市屬院校。根據國家體育總局和我省辦賽理念要求,充分考慮了場館可持續利用問題。二青會結束後,這些場館絕大部分將對外開放,成為市民休閒娛樂、運動健身的好去處。

承擔桌球、舉重、網球項目比賽的濱河體育中心,二青會結束後將整合全民健身和專業賽事功能向市民開放。而承擔足球賽U18組比賽的奧申體育城郊森林公園足球賽場,後續還會建設籃球場、網球場、攀岩等戶外運動場地,打造多功能體育小鎮。

山西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1dthmwBvvf6VcSZXd7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