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甜食和油膩、缺乏主食和紅肉,這四種飲食習慣或加重疲勞程度

2020-03-28     生命時報

春困秋乏夏打盹兒,睡不醒的冬三月……總感覺疲乏無力,真是因為睡得少嗎?先來看看有沒有下面幾個飲食習慣。

愛吃甜食。甜食中的糖大多是單糖或雙糖,很快會被人體消化吸收進入血液。當血糖濃度升高時,胰島素的分泌就會增多,高胰島素水平是導致人睏倦的原因之一。除了甜食,精白米麵吃太多也會引起胰島素水平升高,加重疲勞。建議減少吃甜食次數,每周不超過兩次,並且限制食用量,例如蛋糕每次只吃2~3指寬。吃主食時,把至少1/3的精白米麵用全穀物、雜豆代替,粗雜糧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保持餐後血糖平穩緩慢地升高,避免胰島素水平過高。

吃得太油膩。大量脂肪進入小腸,會導致小腸分泌的膽囊收縮素增加,而膽囊收縮素能夠促進睡意。建議少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每天食用油的攝入量不超過25~30克。

主食吃太少。碳水化合物是我們的大腦、神經最主要的供能物質,如果主食吃太少,大腦、神經則缺乏充足的能量,就會讓人容易疲勞、乏力。另外,主食吃太少,碳水化合物供能不足,體內儲存的糖原被快速耗盡,會導致水分丟失,蛋白質、脂肪分解。蛋白質的大量分解會造成肌肉嚴重損失,人就容易肌肉酸痛、疲勞;在碳水化合物不充足的時候,脂肪無法徹底分解,會產生大量酮體,容易造成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早期表現就是乏力。所以,每天一定要吃主食,大概每餐一拳頭。

不吃紅肉。紅肉,也就是豬牛羊等畜肉,鐵含量豐富,如果長期不吃紅肉,很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這時候人就會感覺疲勞乏力、沒有精神。《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年人平均每天應攝入畜禽肉40~75克,大約是手掌心大小,而且儘量選擇瘦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1adLnEBnkjnB-0zRw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