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乘5G東風走上高增長之路的,竟然是這隻股

2019-08-09   新浪理財師

2019年06月0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以及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意味著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此次年中發放商用牌照大大超出了市場的預期!年初的時候,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先在部分城市發放臨時牌照作為過渡,市場普遍預期2019年底才會發放正式牌照!

所以,提前發放牌照表明了政府層面推進5G商用普及的決心和信心,疊加我國全球領先的5G技術、龐大的市場規模和需求,5G網絡建設必將加速前行!

據安永會計事務所預計,2019-2025年六年的時間,中國5G的總投資規模將達到1.5萬億,意味著通信行業新一輪景氣周期即將開啟。

眾所周知,通信網絡建設首先是鋪設基站網絡,5G同樣也是,所以上游的器件(如射頻器件、光器件、晶片等)供應商以及中游的通信設備集成商(初期主要是基站,如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中興等)將率先受益。

本篇將將重點介紹A股唯一的通信設備集成商——中興通訊(000063),毫無疑問在5G建設大潮中,中興通訊必將深度受益!

一、艱難的2018已過,合規問題已經解決

早在2012年中興通訊就因為觸犯美國的出口管制條例而被立案調查,並且在更早的時候公司內部法律部門就提交了相關的報告,指出觸犯美國出口管制條例可能面臨的制裁風險,但是公司高層並未重視,反而採取一些措施來規避美國的出口管制。

但是,最終仍被被美國政府掌握了確實的證據,不得不認罰!

2017年3月,中興通訊與美國政府就出口管制調查案件達成和解,同意支付約8.9億美元的刑事和民事罰金。此外,還有3億美元罰金被暫緩,是否支付將依據未來七年公司對協議的遵守情況。

在2017年被罰巨款之後,中興通訊並未吸取這一慘痛的教訓,導致違反了2017年達成的和解協議,並且再次被美國政府掌握確鑿的證據,結果補罰10億美元,同時必須在30天內更換董事會和管理層、必須聘請美國商務部挑選的合規團隊對企業進行監督,而且若10年內發現再次違規美國商務部可以隨時啟動禁令。

連續兩年兩次被罰,凸顯了中興通訊內部合規管理意識的薄弱,從側面也反映了公司較低的管理水平。

公司目前聘用羅斯科·霍華德為特別合規協調員,實行全方位監督並實時向美方彙報,同時由公司副總及以上人員組成的合規管理委員會全面領導覆蓋所有業務團隊的合規管理工作,可以直接向CEO彙報工作。

綜上,通過上述舉措,中興通訊再次違法美國出口管理規定的可能性已經很低了!

二、 技術實力決定成長確定性

1、強大的技術實力

通信行業的競爭壁壘取決於技術專利的積累,尤其是在核心專利上。作為全球四大通信設備製造商之一,中興通訊長期專注於通信技術的研發,從2014年開始,每年的研發投入金額不斷上升,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例保持在10%以上。

目前,公司在5G技術領域有較為深厚的積累,是5G技術和標準制訂者之一!

來源:華泰證券<中興通訊歷年研發投入金額及占比>

來源:華泰證券

截止2019年6月15日,中興通訊向ETSI(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披露了1424族3GPP 5G標準必要專利,位列全球第三。

此外,中興的5G專利申請超過3500件,累計向國家標準化組織提交文稿45,000篇。專利尤其是5G 專利數量的提升, 彰顯了公司在5G 研發轉化上的實力,為獲取5G訂單奠定堅實的基礎。

目前,在5G技術儲備上,中興通訊僅次於華為,與愛立信、諾基亞並駕齊驅。

2、 業績增長具有較高的確定性

截止06月25日,中興通訊已在全球獲取了25個5G商業合同,覆蓋中國、歐洲、亞太、中東等主要5G市場,;華為在全球獲取了50個5G商業合同,5G基站發貨量超過15萬個。

不過上述訂單合同主要來自於海外市場,因為國內的5G商用牌照6月6日才發放。

鑒於中興通訊的運營商業務集中於國內,且從目前所獲訂單的情況來看,大概占有25%的市場份額,所以隨著國內5G牌照的發放,中興通訊的業績大機率會有明顯的增長。

三、中興通訊的投資邏輯

毫無疑問,5G網絡的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按照中泰證券的研究,如果以1為基數,那麼2019-2022年,新建5G基站的數量之比大約為1:3:5:4。

但是投資看的是增長率而不是絕對數字,所以2019年下半年和2020上半年是投資中興通訊的好時機,因為這個時間段運營商業務的業績已經開始兌現並且增長率也是最高的,2020年的增長為200%,2021年的增長為66%。

不過,除了中興通訊,國內的其他的供應5G基站器件的企業也大致遵循這個投資邏輯。

四、隱憂

上文中講到中興連續兩次被罰巨款,顯示其合規管理上非常大的缺陷,除了合規問題(目前基本已經解決),還有關聯交易、股權結構問題。

1、關聯交易。如果仔細查閱中興通訊和華為的報表,就會發現最大的一個不同就是:中興通訊有大量的子公司和關聯公司,並且關聯交易非常多,更為致命的是,公司的不少高管在這些關聯公司擔任要職!

根據筆者有限的投資經驗,如果一家公司內部關聯交易過多,而且公司高管擔任關聯公司要職,不僅使得管理的規範性大大降低,而且幾乎可以100%確定存在不少的"利益輸送"。

作為投資者,根本無法釐清和判斷這些關聯交易對公司的收入和利潤的侵蝕會有多大!

從這一點上來看,中興通訊的投資價值就要扣分不少!

來源:中興通訊2018年報<股權結構>

2、 股權結構問題。

中興通訊的控股股東為"中興新"(占比30.34%)。中興新,全名為"深圳市中興新通訊設備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初,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520戶重點國有企業之一,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如果你把中興和華為做對比,就會發現其氛圍和作風和國企有不少相似之處,而國企極少能有優秀的經營水平。

筆者認為,中興之所以被華為超過並不斷擴大差距,與其股權結構導致的經營機制上的缺陷有莫大的關係!

【結語】

總體來說,中興並不是一家優秀的公司,不適合長期持有,而且目前估值也不便宜(截止08月07日收盤,市值有1272億),但作為熱門的5G機率相關的股票又明顯受益於5G建設大潮,可以在5G建設增速最快的時候尋找機會階段性的介入(2019年下半年和2020上半年)!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任何投資建議不作為您投資的依據,您須獨立作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請您確認自己具有相應的權利能力、行為能力、風險識別能力及風險承受能力,能夠獨立承擔法律責任。所涉及個股僅作案例分析和學習交流,不作為買賣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