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公眾號 @ 逆劉而上,作者劉媛媛。
昨天晚上我突發奇想,在凌晨1點下班回到家的時候,拍了個視頻。
走到門口我突然想,家裡人有沒有為我留一盞燈?打開門,真的有。
那一刻覺得自己所有的奮鬥都值了。
推門進去,父母家人俱在,都在安睡當中。
我一個人夜歸回來,一點都不覺得疲憊,只覺得自己奮鬥的所有成果,都換了這一片安寧。
結果當我把這個視頻發出以後,底下來了一個好大好大的高贊評論,說還是好好當家庭主婦吧。
這句話里,大有那種你不務正業、不思正職的感覺,真的很令人無語。
他揣測了一個事實,認為像我這樣的事業女性,對家庭不負責任。
可是未來10年,我可能都會這樣度過,而且我早就過了心理關了。
01 作為伴侶
作為家庭的另外一半,我確實沒有時間像別人一樣打掃家務,我也沒有辦法送小狗去洗澡。
家裡沒有一件衣服是我洗的,沒有一條被子是我縫的,但是我們都過得很好。
我們都在外面打拚,掙來的錢請了阿姨,能每天做出可口的飯菜。
就算是我們沒有條件請阿姨,也願意一起去吃外賣。
找到了與你共同奮鬥的人,比找到你要伺候的人,好得多。
每天都覺得這樣的生活很幸福。
我也有一些朋友放棄事業,回到家庭。
這當然是一種選擇,但是手心朝上的日子沒那麼好過。
試過一兩年之後,當中的大多數都會覺得,父母有錢,老公有錢,都不如自己有錢。
前兩天我也跟你們分享了一件事情,說我有一個朋友的丈夫出軌了,這樣的出軌讓人崩潰,這更是婚姻生活當中不可控的風險。
作為我的另一半是幸福的,我也是幸福的。
02 作為父母
有人肯定會問了,如果你將來成為孩子的父母,你會怎麼辦?你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了,你會是一個不合格的媽媽。
這個問題我早就想明白了。
我覺得中國的女人都被洗腦了,而且都被同一種養育理論洗腦了。
那就是孩子必須要陪,不陪是沒有辦法健康成長的。
其實這種親密型的教育,它只是西方的一個流派,我更喜歡另外一個流派的教育,叫示範教育。
小時候我父母就很忙,他們幾乎沒有時間陪我玩,沒有時間跟我講題,更沒有時間跟我談心。
少小離家,我腦海當中每天想到的有關父母的畫面,都是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都是他們站在小小的村店裡面迎來送往的樣子。
他們的勤勞和付出,為我樹立了一種榜樣。
心理學家說,示範教育比陪伴教育更重要。
陪伴孩子,讓他成為你全部的希望寄託,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就一定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小孩嗎?未必。
作為一個媽媽,努力上進,為了生活打拚,對孩子寬容,傾盡全力,讓孩子對你的愛毫不質疑。這樣的教育,更適合我們這樣的家庭。
前兩天我也跟朋友聊到這個話題,她說,小時候父母陪伴她太少了,以至於她在父母面前,沒有安全感。
不過後來我們討論了一下,並不是父母陪得少,所以才沒有安全感,問題出在父母的教育方式。
她父母總是對她提要求,短短的陪伴時間當中,總是問她考試考得怎麼樣,有沒有考好,不要丟家裡的臉。
這種陪伴還不如不陪伴,高質量的陪伴,好過天天陪伴但是處處失敗。
我已經在規劃要孩子這件事情了。
每個媽媽其實都覺得,自己的付出是不夠的,不管你做到了幾十分,你總會覺得欠孩子良多。
千萬不要讓這種虧欠的心情從自身出發傳染到孩子身上,你跟孩子之間本來就互不虧欠。
當然了,我也做好「帶孩子去上班」的心理準備了。
這是我特別特別驕傲的一個地方,通過這幾年的奮鬥,我可以做到上班自由。
什麼時候上班,什麼時候不上班,上班的時候不管是帶孩子還是帶狗,都是自由的。
03 作為兒女
最後我想談作為兒女。
我雖然不能夠伺候父母於膝前,但是能夠給他們提供好的條件,並且盡力陪伴。
我不是那種頂頂孝順的人,但是我今年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就是接父母過來同住。
父母之前一直在給我的哥哥們看孩子,孩子大了,可以上幼兒園了,我就把爸媽接到我們家來。
中間那間屋子收拾出來,作為他們常住的領地。
我跟他們說,如果你們開心,就在這裡住,不開心可以回老家,兩邊都是你們可以紮根的地方。
不僅是給他們把房間收拾出來,並且我還找了裝修公司,對中間那間屋子做了測量,給他們修榻榻米。
我父母聽到之後特別開心,覺得自己在城市裡面,真的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每天晚上我回到家的時候,父母已經睡覺了,每天早上起床,只能跟他們匆匆地照一面。
他們特別喜歡的,就是在手機前看我的直播,仿佛女兒一直都在身邊。
周六日,我們有時間的話,就窩在沙發上聊那么半個小時,父母都覺得好開心好珍惜。
相較於很多在跟前、但是天天讓父母鬧心的子女,我們這樣的事業型女性,反而顯得更孝順,不是嗎?
所以你看,在我視頻底下留言的那個人說,你還是好好做家庭主婦。
如果我做了家庭主婦,我不可能遇到事業上跟我相匹配的另外一半。
我也沒有辦法這麼大張旗鼓地,給父母更好的條件。
我是可以天天陪伴小孩,但是我可能沒有辦法幫他們撐起一片天。
做家庭主婦的人當中,只有20%的人很幸運。
她們遇到了通力合作的另外一半,把後背給對方,自己甘願在家裡帶孩子。
其實這不是每個人都能求來的福氣,大多數家庭主婦的生活,被動、無奈、雞飛狗跳。
今天看到這條評論的時候,我的反應很大,因為最近我失去了一位好同事。
她要結婚了,結婚之後就沒有辦法出來工作了。
她的離開給我帶來了深深的擔憂,我們公司99.99%的含女率,大部分跟我一起奮鬥的同事都是女性,我在想,如果她們將來結婚了,公公婆婆和老公會允許她們每天這樣上班,不照顧孩子嗎?很難吧。
所以她們的生活將面臨一個很大的挑戰,到底要好好照顧孩子?還是出來上班?想一想都很頭痛。
這一批95年左右的20多歲的女孩子,在面臨這樣的人生抉擇的時候,一定也很痛苦。
而我能做的,無非就是提供更好的條件。
我跟她們說,公司不怕你們結婚懷孕,好的同伴值得等。
只能這樣。
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到了生育的階段,很多女性即便不退出職場,也會失去事業心。
沒辦法,這就是我們女性的困境。
好好珍惜吧,不管是成了一個家庭主婦,還是成為職業女性,這都不應該是別人對你的定義,不應該是你必須要做的事情。
什麼事情都是這樣的,必須要做就無幸福可言了。
進可做事業女性,退可做家庭主婦。
這樣的人生才幸福。
每晚十點,更新思維乾貨,成長感悟,還附帶晚安電台~來源 l 逆劉而上(ID:yuanyuankaoshi)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wZFNHgBMMueE88vSm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