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體檢卻查不出癌症?

2019-10-23     呦呦科學館

隨著現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漸漸地開始重視身體健康。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良好的身體是一切的基礎。

除了生活習慣的改善,少吃油鹽,少吃垃圾食品,還會定期去醫院檢查。

很多人都會年年體檢,

大多數單位也會組織大家每年做一個全面的體檢。

在進行常規體檢之後,看著體檢報告上,一切正常,就覺得自己完全健康了,其實未必。

指標沒有超出正常值,不代表絕對正常。目前,大部分體檢指標的設定是根據疾病標準而非健康標準來定,換句話說,體檢指標正常只能說明身體狀況達到60分的及格標準,卻不能說明身體是健康的。

有些人可能再定期體檢之後,突然有一天發現得了癌症,對體檢提出了質疑:為什麼我年年體檢,還是沒有查出來我的病情呢?

難道體檢真的沒有用嗎?

當然不是!

首先,小編要跟大家說的是,體檢的目的是了解自身健康狀況,進行主動的自我健康管理,尤其在一些可以通過生活方式、飲食、運動等進行健康管理的慢性疾病方面,更應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和控制。

而且,常規體檢的覆蓋面很廣,能夠了解身體的大概情況,身體的各個器官是否都完好,血壓,血脂、血糖是否都處於正常數值等等,這些較為常規的疾病。所以說,常規體檢項目,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關鍵的。

常規體檢雖然很重要,但是在癌症發現上,很難有比較大的幫助:因為常規檢查欠缺深度!

很多疾病都非常狡猾,它們會躲起來,而且隱藏的比較深,想要發現它們,就需要更加深入的檢查。

而且,很多腫瘤小時候是很低調的,只有長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被發現,被常規的X線胸片拍到時,很可能已經長大了、中晚期了。

那到底怎樣才能篩查出癌症呢?

"常規體檢+專項體檢",是最好的辦法

首先,體檢要將個人家族史、生活史、疾病史、工作環境、文化背景、經濟狀況等都考慮在內,分析自己是不是某些癌症的高發人群,然後再進行體檢項目的定製,最好是在體檢前,能夠諮詢醫生,聽聽醫生的建議。

以某些癌症的高發人群來說,最好通過這些專項體檢進行癌症篩查:

如果你屬於癌症非高危人群,也建議進行一些如乳腺癌、宮頸癌、結直腸癌等篩查:

體檢後的健康管理也非常重要

體檢的目的是了解自身健康狀況,進行主動的自我健康管理,哪怕是沒有檢查出問題的人也不要大意,如果身體不舒服可以向醫生諮詢,考慮檢查項目是否有偏漏、是否應該增加檢查項目。

希望大家都能保持一個好的生活習慣,改掉壞習慣,讓身體更健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uBZ-G0BMH2_cNUgGDl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