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溫潤?解讀和田玉溫潤之美

2019-11-20     河北省新疆商會

何為溫潤?

字義解為溫暖潤澤,溫潤不僅僅是感覺上的油潤,也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柔和滋潤的、令人舒適的光澤程度。

古人說:「體如凝脂,精光內斂,質厚溫潤……」又說「其色溫潤,如肥物所染……」揭示出和田玉最大的特點:溫和但不奪目!

和田玉的溫潤美是一種傳統的美、柔性的美,不是像鑽石、寶石那種咄咄逼人的美!如果硬要舉例來說明的話:

和田玉像極了歷經歲月沉澱,洗盡鉛華的女子,憑的是不僅僅是顏值,更多是「腹有詩書氣自華」!

而鑽石、寶石則像是青春少艾,雖然明媚艷麗,但毫無內涵可言,美的不長久!

那麼同為大自然的產物,為何單單和田玉能給人以溫潤呢?

我們不妨嘗試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這一奧秘:當光線投入玉石表面時,在無數的透閃石晶體之間的空隙與晶體介面之間所形成不斷的折射、反射或散射,造就了和田玉內部的漫反射和散射。

這些漫反射和散射導致了和田玉的透明度降低,形成和田玉色澤溫潤,呈典型的油脂光澤。這就是和田玉溫潤度從視覺上的解釋,也大約是古人「精光內蘊」之所指。

當然,和田玉的溫潤不能簡單等同於礦物學上的光澤,它既與科學上的玉石反光和內反射效應有關,與玉質本身也有很大關係,也與傳統文化中玉石的審美質感相連,是和田玉美感的本質內容之一。

而相反的不溫潤,也有兩種體現。一種是發乾,即料子油性差,比如在普通的石頭上,我們看不到溫潤這種體現。

而一種是「過油」。「過油」怎麼理解呢?我們從「過油」的表現特徵上來理解,蠟質感是油脂的過多堆積,像蠟燭和肥皂。比如韓料,它看起來就有一種比較明顯的蠟質感。

溫潤與什麼有關?

溫潤與玉質有很大關係,關乎著細膩度、糯性、油潤性等等因素。不過,除了跟玉質本身,其他一些因素也會影響它的觀感溫潤。比如以下幾點:

一、拋光、打磨

一般來說和田玉拋亞光,增加入射光,減少玉石表面的鏡面反射,可以增強和田玉的溫潤度。

而如果拋亮光,往往會形成另一種效果,就是看起來很透亮,這種拋高光的成品往往深受對玉一知半解的玩家喜愛,因為他們對溫潤一詞並沒有了解,認為玉就是要透要亮的。

二、形狀和大小

形狀和大小也會影響一塊料子的溫潤度。比如,圓弧的外形比平面的來得更加溫潤,所以我們有一個詞叫做「圓潤」。又比一塊料子很薄,那麼它的溫潤感就會下降很多。

籽料越小,越難表現出溫潤。比如一顆很小的籽料,它從觀感上往往沒有大塊籽料那樣渾厚,不過這些小籽更適合做戒面。

三、內部的物質

和田玉內部的礦物質也會對其溫潤感造成很大影響。比如青海料里往往含有矽灰石礦物,所以會導致青海料看起來偏透。

和田玉的溫潤類於君子的溫文爾雅,它的瑩潤光澤如同君子磊落的胸懷,它不耀眼,不露怯,不突兀,節度有致,散發著人文的氣息.....中國人賦予了和田玉太多深厚的文化。

而和田玉的油脂光澤,授人以滋潤柔和之氣,正所謂「溫潤而澤」。和田玉體現的是氣質,謙遜、內斂、忠貞,看似柔美實則至堅至強,樸實無華,給人以厚重、堅實和磅礴大氣之感。

不以色悅目,不以色為貴。它表里如一,以其皎潔靈秀如月華般的天然形態在延綿數

【圖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屬於原作者,並致謝意!歡迎各位朋友評論點贊,記得關注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t5ii24BMH2_cNUgJts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