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小孩子去到超市很容易被商品給吸引,忍不住想要去摸一下、碰一下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如果孩子直接拿走不付錢,這種行為其實是和家長的品行掛鉤的。
俊俊今年4歲,平時周末喜歡和父母去超市逛逛。當時是草莓旺季,超市擺滿了一盒盒裝好的草莓,俊俊看到後可饞了,就拿起一個吃了起來,剛好被超市的員工看見了,便大聲訓斥:"是誰家的孩子偷草莓吃呀?"俊俊立刻嚇哭了。
媽媽便走過來安慰俊俊,並對店員說:"一顆草莓能值多少錢?"店員看了看裝草莓的盒子也被俊俊撕壞了就說90元一斤賠償,媽媽聽完後反駁道:"你們超市其他水果也有試吃活動,我孩子吃一顆不算什麼。"路人聽完後媽媽的話後,爭議不斷,有的認為就吃一顆草莓而已,店員大驚小怪。還有的認為孩子已經4歲了,父母沒有教導好孩子。
其實很多小朋友第一次在商品偷吃小零食都不是有心的,但是如果家長沒有做出正確的反應,一味地偏袒孩子的錯誤,對孩子來說會有許多潛在的危害。
家長過分保護孩子,孩子長大會變成什麼樣?
1、性格驕傲
家長長期偏袒孩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變得有恃無恐,性格驕傲放肆,認為別人為自己做事情是理所當然的,別人也要讓著自己,就算做錯事情了,也有家長為自己撐腰。性格驕傲的孩子目中無人,不在乎別人的感受。
2、自私自利
家長不斷為孩子付出,孩子就不會珍惜,也不會感恩父母的給與。這樣的孩子變得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什麼事情都想著是否有利於自己,並且完成事情很多時候都帶著目的性,很多目的都與利益掛鉤。
3、承受能力低
孩子在家長的保護之下,沒有經歷大風大浪,所以遇到失敗和挫折的時候,他們的內心承受能力非常低,一蹶不振,遇到難事就會放棄。並且對很多事情都只維持三分鐘熱度,因為堅持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痛苦。
孩子在家外面犯錯誤,家長不能因為孩子年紀小而偏袒孩子,錯過給孩子教育的最佳機會,所以家長這樣做會對孩子更好。
作為父母,要避免過度保護孩子
1、學會承擔責任
無論誰犯了錯誤,誰都應該主動去承擔責任。父母愛孩子是天性,但是如果不問清楚原因,推卸責任或者把孩子的責任自己給攬下來,都不利於鍛鍊孩子的責任心,反而還會將孩子推向深淵。所以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要讓孩子主動去承認錯誤,並且學會彌補錯誤。
2、不盲目偏袒
有的家長想要把自己的愛全部給孩子,希望能為孩子摘星星摘月亮,想要給孩子最好的,但這樣反而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嬌慣、自私,把孩子給寵壞,長大了還會成為不折不扣的"白眼狼"。家長應該克制對孩子的偏愛,要理智教育孩子。
3、學會放手
孩子學會獨立,才能更快地成長,家長不應該死死地保護著自己的孩子,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學會自己承受壓力,就不會因為經不起挫折而老是逃避問題。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長成什麼樣的人都和家長的品行有關係。在孩子的品性還沒變壞的時候,家長就要不斷審視自己的教育方式,如果孩子犯錯,要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幫助孩子樹立健康向上的積極態度。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