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點贊臨沂蘭山黨建統領社會治理工作品牌——群眾公社

2020-01-09     沂蒙晚報

1月8日,中央電視台播出《焦點訪談》,報道了 蘭山區創新思路,打造「群眾公社」, 對群眾 最關心的問題進行專門梳理,實行『平台指令、 眾人響應』的工作機制,調動資源向平台精準集結,強化服務在平台精細延伸,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等一系列探索創新社會治理模式,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蘭山群眾公社外景)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蘭山區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堅持問題導向,傾聽群眾呼聲,直面流動人口多,社會需求層次多, 社會穩定、治安管控、城市管理壓力大等難題, 堅持黨建引領,強化改革思維,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打造「群眾公社」黨建品牌,構建「平台指 令、眾人響應」的為民服務模式,打造信訪流水線,對群眾訴求「一平台受理、一站式服務、一 攬子解決」,打通了基層社會治理的「血脈經絡 」,為創新基層治理體系、提高社會治理效能做出了有益探索。

(群眾公社內群眾在勞動爭議法律援助窗口諮詢 )

在橫向上,「群眾公社」集結了最優質資源入駐 ,採用「10+1+N」模式,設立10個常駐窗口、N個隨駐窗口和1個綜合服務窗口,常駐窗口安排涉及訴求較多的住建、人社、民政、公安、法院 、檢察院等部門入駐,將這些部門承擔的勞資糾紛調解、物業糾紛調解、城市管理糾紛調解、勞動仲裁等職能整合到「群眾公社」兼容共用。隨駐窗口根據階段性工作需要隨時入駐。比如,中小學報名期間,家長訴求較多教體局可以進駐及時解答。綜合服務窗口兜底受理各類責任不明確的矛盾糾紛和投訴舉報。在充分整合部門資源的 基礎上,「超市」還有效調動整合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愛心協會、心理幫扶等各類群眾和社會組織資源入駐,將群眾訴求最大程度獲得「一站式」辦理。

(蘭山區民情巡察員通過手機APP向平台有效精 准反饋基層問題)

在縱向上,以理順區、鎮、村事權為重點,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建立了區、鎮 、村三級「群眾公社」平台。區級平台主要負責全區社會治理綜合服務統一指揮、調度,群眾重大信訪接待、法律援助、仲裁調解等社會服務; 鎮級平台負責部門聯動、鎮村級問題和訴求的解決;村級平台由村居兩委委員擔任「全科網格長 」,主要負責村居矛盾排查調處、便民服務、群眾訴求收集、信息採集登記等工作。三級平台依託社會治理智慧平台一網統攬,上下聯動,有序受理、轉接、調度、處理,有效解決了多頭指派 、重複流轉、效率低下,甚至互相推諉扯皮等難 題,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難事不出 區、矛盾不上交」。

(群眾在群眾公社5個工作日收到責任單位答覆 )

成立「群眾公社」是蘭山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結出的一枚碩果。以人民為中心, 在這裡,群眾就是顧客,區委副書記就是超市經理,各入駐單位就是產品供應商。群眾的需求就是「指令」,相關部門單位積極「響應」。以信訪工作為例,對初信初訪實施「125」工作法: 超市窗口能即時辦理的當場接談辦理,不能即時辦理的當天下達指令交辦,次日責任單位安排專人與信訪群眾見面了解情況,5個工作日內提供答覆意見。

(志願者引導群眾在諮詢台填寫個人訴求)

「會診式」處理,「流水線」操作,群眾表達訴求變得更舒暢、更快捷、更滿意。更重要的是, 通過創建「群眾公社」黨建品牌、設立黨員先鋒 崗、引入「紅領律師」、紅色志願服務等,把「 群眾公社」建成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 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

三級「群眾公社」構建起一張無交叉、無重複、 無縫隙銜接的扁平高效的民情響應體系,「只進 一扇門、最多訪一次」,蘭山區90%以上的群眾訴求都能在平台得到解決。將治理變服務,理念 一變,「群眾公社」破除了「離心牆」,架起了 「連心橋」,譜寫了新時期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蘭山篇章」,為加快推進新時代市域社會 治理現代化貢獻「蘭山經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oBTiG8BMH2_cNUgJVz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