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趣聞:最晦氣的姓氏,排名倒數第二,令中外人士避諱不及

2020-10-20     張愛談情說愛

原標題:姓氏趣聞:最晦氣的姓氏,排名倒數第二,令中外人士避諱不及

導語: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禮儀的國家,初次見面的時候,一般都要問一句「您貴姓?」這個時候如果是水滸中的好漢就會說,「洒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盧名達的便是」。中華民族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姓氏已經變得非常豐富。

有的時候同一個姓氏,可能並不來源於一個宗族。比如「馬服」「馬矢」,因為這兩個姓氏聽起來,都不雅觀,所以就省略了一個字,都變成了「馬」姓。而有的時候,兩個不同的姓氏卻可能是來源於一個宗族。

比如受到了《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因為觸怒了漢武帝。所以他的後代,將「司」加了一豎,變成了「同」。另外一部分,將「馬」加了一個兩點水,變成了「馮」。所以一部分「同」姓的人,和一部分「馮」姓的人,就都是司馬遷的後代。

當然這些都是屬於比較常見的一些姓氏,中國有文獻記載的姓氏多達5662個。這就造成,我們常見的一些漢字,基本上都會出現在姓氏之中。像「王」姓是比較多的,也是比較霸氣的一個姓氏。

但是有些姓氏,人數就比較少,聽起立也不太好聽。其中就有最晦氣的一個姓氏「死」姓,這個姓氏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應該是比較苦惱的。就比如「飛龍」這個名,跟其他姓氏搭配都是比較好聽的,無論是李飛龍,還是張飛龍都可以。

但是跟死姓搭配起來,就變成了死飛龍,這樣的名字可就古怪異常了。正是因為如此,現在「死」姓也成為小眾姓氏中倒數第二的存在,僅有不足千人,並且還一直呈遞減的趨勢。這種姓氏是在北魏時期的鮮卑族繁衍而來的,現在主要主要集中在中國的西北部地區。

南北朝時期的鮮卑族拓跋部,有一支到隋唐的時候,這個部落的族人,才認為這個姓實在不好聽。忍不了只能改姓,於是很多人改成了同音字,「思、肆「

姓氏文化在開始的時候,是為了區分血脈關係產生的。但是姓名文化發展多現在,姓名幾乎已經成為一個人的名片。一個好的姓名,在跟別人溝通的時候,自然是容易被別人記住的。也容易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一個「死」姓的人,應該不會給別人留下什麼好的印象。

而且中國的玄學中,還有根據名字預測命運的,不知道這種學說,在給死姓的人,預測的時候,能不能測出好的結果。也許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個姓氏終究會變成一個歷史,但是姓氏始終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是值得我們傳承和記憶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iT4Q3UBd8y1i3sJbL3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