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好娃並不難,李玫瑾:十二歲前把握三個黃金期階段,培養高情商

2020-09-08     群美育兒

原標題:養好娃並不難,李玫瑾:十二歲前把握三個黃金期階段,培養高情商

引言:養娃,其實一直都是社會的一個大難題,只不過隨著網絡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在網際網路上找到了共鳴,讓這個難題變成了熱門話題。

很多家長都抱怨,到底該怎麼養孩子呢?現在的孩子一個個嬌生慣養的,打不得也罵不得,甚至自己都不敢重一點說話,甚至有父母這樣調侃:現在沒點真本事,真的是不敢生孩子啊!

其實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能讓孩子表現出來的問題,多半已經在這個家庭里存在很久了,就如同火山一般,早晚會迎來爆發點。

這些問題多數是由一點一滴的小事積攢起來的,家長們可能根本就沒留意過,結果釀成了大禍,因此養娃不只是個技術活,當爸爸媽媽的還要有超前的眼光和意識,來「預判」這些問題的出現,及時把他們扼殺在搖籃之中。

對於這個問題,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給出了她的答案:如何養娃?十二歲之前的三個階段要把握好側重點。

第一個階段:三歲之前,培養寶寶的安全感。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未來會怎樣?自卑、自閉、唯唯諾諾,早期的情感缺失,將伴隨孩子的一生,帶來無法挽回的遺憾。

李玫瑾教授說,在孩子小時候,任何藉口都不是你不在孩子身邊的理由。優質的生活條件並不是這個階段的孩子最重要的東西,爸爸媽媽的陪伴才是。

在三歲之前,孩子會對父母有著天然的依戀,尤其是媽媽。這種感情是我們培養親子關係的粘合劑,如果孩子對父母的感情期待得不到父母的回應,那麼就會喪失掉安全感,影響終生。

前幾天有這樣一個新聞:一位媽媽因為被兒子打罵,不得不到派出所去求助,並在派出所給兒子下跪,請求對方的原諒。為什麼這個十五歲的少年要對自己的媽媽拳打腳踢?

據了解,這位母親在兒子剛出生的時候就毅然決然的下海經商,把兒子丟給了她的外婆,如今雖然事業有成,但是兒子沒有感受到過父母的愛,對母親充滿了怨恨,長成了「不良少年」。

幼兒期的感情依戀,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基礎,在這期間孩子所有的情緒都需要父母用心撫慰,才能養成安全感。

第二個階段:六歲之前,給孩子立威,三觀初樹立。

目前的孩子,有句話形容的特別到位:贏在起跑線上。這也是多數家長共同的做法,孩子還沒出生就胎教,胎教完是早教,六歲不到會背N首唐詩用九九乘法表,其實這樣做是完全本末倒置了。

李玫瑾教授說過,「六歲之前無論你跟孩子說什麼,都比黃金還重要,因為這些話會被孩子牢牢記在心裡。十二歲之後你說什麼都是垃圾,因為孩子已經聽不進去了。」

這段時間,是每一個孩子性格形成的黃金時期。咱們常說一句話叫做「性格決定命運」。這也就是講,做家長的必須在這段時間內給孩子立威: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一定要完全講清楚,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底線什麼是邊界。

如果你把這個順序搞混,等到青春期再給孩子講道理,那不好意思,應該已經晚了。

那些你用來教育自家孩子的「別人家孩子」,難道僅僅是因為天賦比你家孩子好嗎?不是,造成這種差距,多半也是因為家長存在差距,你是否按照我們今天說的,在六歲之前給予過孩子正確的引導呢?

當然了,立威用在這裡,並不是讓大家樹立絕對的規矩,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也要注意方法,擅於共情,讓孩子以自己的方式認知這個世界。

第三個階段:十二歲之前,給孩子建立價值體系。

我們為什麼要活著?這是個十分深奧的哲學問題,也是人對自身價值最初的判斷。

小朋友們還涉及不到這麼深奧的問題,但是有一些價值觀的樹立,確實在十二歲之前的他們,必須要相好的。

你做一件事的意義在哪裡?你未來想要向哪個方向努力?原因又是什麼?在一次次給自己下定義和嘗試之後,父母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引導孩子思考,糾正錯誤。

這樣的價值感,才是孩子對自己的定位所在,而不是像父母手中的提線木偶一樣,被操控,失去自己的思想。

孩子的成長,最需要的不是父母從一而終的呵護,而是父母為他「加油」,點燃他的「發動機」,從此一飛沖天。

以孩子自己的價值體系建立起來的「動力源」,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否則孩子不是在父母的壓抑中爆發,就是被「控制」著走向平庸。

《少年說》中有這樣一個發人深省的案例。一個小姑娘偏科嚴重,數學極差但是很適合寫作,但是她的爸爸卻把她辛苦寫的三十多萬字小說全部撕毀,只是因為:「爸爸相信,你能學好數學」。

大家說可笑嗎?

砍掉小鳥的翅膀,卻對它說,「我相信你能飛的更高」。

什麼是愛?真正的愛,是在看到孩子發光點的基礎上,相信他可以憑藉優點奮力起飛,翱翔在屬於自己的藍天。而不是打著愛的名義,去強迫他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養孩子也是一樣的。

你信任孩子,孩子會還你信任;你寄希望於他,他會還你努力。

相反的,如果你給他的是忽視,那麼換來的必然是他長大之後的疏離和漠視;如果你給他的是埋怨,那麼他還你的就是仇恨。

想要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就先努力去做一個優秀的父母吧!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群美育兒,讓我們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長大。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gRcbXQBeElxlkkaV3Z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