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黃」竇文濤:你這個滿嘴跑火車的老油條

2019-07-02     平行侃娛樂

本文為「平行娛樂-葉公子」原創

《圓桌派4》在一片喝彩聲中再次開張,一張桌子,4個人,開始侃大山。

從死亡侃到友情,從出軌侃到男色,從網紅侃到裸貸。

無一不是當下人們最關注的話題。

竇文濤談笑風生、插科打諢、調情說笑,帶有明顯的《鏘鏘三人行》特色。

竇文濤,用自己特有的「竇式聊天風格」引領整個節目,開啟一場智慧的語言碰撞。

——葉公子說

01最快樂的時光

竇文濤年輕時曾說自己要用一輩子去對抗萬惡的婚姻制度,早早地竇文濤就已經非常確定自己將一生不婚。

這個念頭時至今日,依舊未變。

《魯豫有約》有一期節目中,魯豫邀請了竇文濤、吳小莉以及許戈輝等鳳凰衛視的老同事。

竇文濤再一次提起:「我很討厭婚姻對人的綁架,愛情多好,沒有煩惱,能讓我們做一些很有價值的東西,但是婚姻往往會讓人放棄自我。

1989年,竇文濤於武漢大學新聞系畢業,從此奠定了自己的職業方向。

剛畢業的竇文濤除了一腔熱情和理想,身無長物,唯一值得炫耀的就是有一個好「嘴皮子」。

同事們時常調侃他是「滿嘴跑火車的老油條」。

但是這樣的老油條對待工作卻極其認真,1989年到1996年的幾年之間,竇文濤一直在一些電視台做記者,按部就班的上班,沒有任何波瀾。

只是這樣的工作方式並不是竇文濤追求的「理想狀態」,1996年,鳳凰衛視籌劃中文台,竇文濤只身前往香港,想要給自己的事業打開突破口。

這一趟果真不虛此行。

當時同去的還有英語倍棒的陳魯豫和長相甜美的許戈輝,三人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一起租房子,一起做飯,晚上一起散步。

竇文濤在《魯豫有約》中調侃:「我們三那時候乾了所有夫妻一起乾的事兒,每天晚上看電視,我都是左擁右抱,我從來都是坐中間。」

只要開口,竇文濤的「葷話」就會滔滔不絕,魯豫和許戈輝也習慣了他的調侃,會適時的做出反擊,竇文濤整個就是一「混不吝」。

這種「同居」的關係一度讓鄰居很納悶,這小伙子長得一般,卻能享受如此艷福,而且倆兒女孩兒還跟親姐妹似得,這一直讓鄰居很嫉妒。

這種身後的友誼,一直持續了一輩子。

竇文濤和魯豫以及許戈輝,都說,那是他們人生中最快樂的日子。

竇文濤甚至坦言:「那時候沒有理想,就是每天錄節目回家,晚上一起散步,我出去逛街,她倆在家宅著,那是最快樂的時光,後來再也沒有了。」

02出彩

鳳凰衛視一直是陰盛陽衰的狀態,小伙子們在台里的地位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竇文濤雖然已經進入鳳凰衛視兩年,但是卻依舊沒有表現機會。

1997年,香港的回歸給了竇文濤一個絕佳的機會。

台里需要出台一擋《60小時說不停》的直播節目,60個小時需要幾個主持人一直不間斷的來主持,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竇文濤混不吝的三寸不爛之舌,終於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60小時說不停》中光竇文濤自己就滔滔不絕的撐了6小時。

因為在這次節目中出彩的表現,竇文濤逐漸受到台里領導的重視,恰逢此時,鳳凰衛視要組建一檔新節目,於是竇文濤挂帥出征,這一做就是19年。

這檔節目就是被內地觀眾所熟知的《鏘鏘三人行》。

本是一檔嚴肅的時事評論節目,卻被竇文濤主持成了一檔「放飛自我」的聊天節目。

《鏘鏘三人行》的節目類型類似於現在的《圓桌派》,一張桌子,率性隨意的三個人,三杯清茶,這樣一侃就侃了19年。

這檔節目從來沒有一本正經的說過任何的官話,全憑自由發揮,侃到哪兒算哪兒是這個節目最大的特色。

節目播出幾期之後,收到了極大的反響,觀眾紛紛來信評價「終於有個不裝X的節目了」。

竇文濤的「不正經」是這個節目中的最大特色,他充分發揮了自己「滿嘴跑火車」的能力,在節目中開黃腔、耍無賴、裝瘋賣傻。

但是,在這些「不正經」的聊天中,我們去發現竇文濤的視角非常獨特,總是能從大眾的心理出發,抽絲剝繭、辨析事理,真實而又有深度。

從這檔節目我們認識了馬未都、梁文道、徐子東等等文化名人,他們為「精神饑渴」的文藝青年們提供了食糧。

竇文濤講話總喜歡帶「葷段子」,要不就是曖昧的含沙射影,讓大眾浮想聯翩又覺得可以接受,曾經有雜誌主編用「天下第一黃」來形容竇文濤。

竇文濤,開闢了電視節目的先河,原來節目也可以這樣自由奔放,也可以這樣「不正經」。

03《鏘鏘三人行》的19年

竇文濤的大半生,都奉獻給了《鏘鏘三人行》,雖然中間也接檔過《文濤拍案》,但終覺很吃力,請辭三次才逃離。

《魯豫有約》中,魯豫說:「你以前多快樂啊,我覺得你快樂就是從做《文濤拍案》開始,但是現在的你,好像更不快樂。」

對竇文濤來說,他更喜歡《鏘鏘三人行》的節目形式,錄成什麼樣兒都行,觀眾就喜歡這洒脫勁兒。

但《文濤拍案》不行,只有他自己在解說,錄完之後,只要覺得哪裡不好,馬上就得重錄,文濤有強迫症,總是會這樣反覆的折騰自己。

《文濤拍案》收視率也特別好,但是竇文濤卻無論如何不能去真心的喜歡這檔節目。

文濤說:「這檔節目根本無法表達我的真實想法,錄這檔節目我總是會出現自我否定,這種感覺非常不好。」

19年來,竇文濤一直活在《鏘鏘三人行》的小世界中,不曾看過外面的大世界。

他在躲避,希望自己可以縮在小角落,專心干自己的事兒。

2003年,鳳凰衛視換了一位新的領導,新領導是一位特別有情懷的人,沒事兒總會拉著竇文濤說:文濤啊,傳媒乃公器,你應該站在人民的角度說話,而不應該總是談論一些風花雪月。

在領導的諄諄教導之下,《鏘鏘三人行》慢慢開始轉型,從以前的風花雪月和沒心沒肺漸漸開始轉變成講一些有社會責任感的話題。

只是隨著節目的轉型,竇文濤發現這個節目的所有樂趣漸漸都不在了,外界對這節目的反響也越來越差。

用竇文濤自己的話說:「總覺得這節目和自己離了心。」

好在節目最後還是重歸了本心,堅持了19年。

04竇文濤的小世界

19年之間,他從來沒有調整過自己的生活狀態,一旦錄節目竇文濤就變成一個胡侃能聊的人,一下了節目,他總是會迫不及待的回家。

他還是喜歡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竇文濤的生活圈子非常小,朋友總是固定的那幾個,一起喝茶,一起玩兒收藏。

竇文濤生活中是一個特別宅的男人,如果沒有節目的話,他早上起來會先給自己泡一壺好茶,然後隨便從書架上抓一本書,一看就是一天。

中間可能會去看一看字畫,放鬆一下眼睛,有時也會接幾個電話,只要沒有經濟之憂,他總是喜歡宅在家裡,做一些別人看來特別無趣的事。

有人曾誇讚說一件事能夠堅持九個月是因為他有韌性,但是一件事如果能堅持19年的話,那就是行為藝術,竇文濤實在太了不起了。

竇文濤卻自嘲道:其實我堅持19年是因為我太懶,不想改變,我做這件事跟父母在水泵廠工作一輩子是沒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的,成就這個節目的恰恰是因為我太懶,太消極,不願意接受改變。

常年跟竇文濤工作在一起的同事評價他:思想力是一匹野馬,但行動卻是一隻老鼠。

有一件事的發生,打開了竇文濤小世界的大門,讓他去願意嘗試接受外面的大世界。

有一年,父親因為重病住院,每天需要花費高昂的醫藥費,這時的竇文濤才意識到需要干點兒掙錢的活兒了。

曾經的竇文濤對於參加商業活動去賺錢感覺特丟人,發生這件事之後,他心裡暗暗地想:丟人就丟人吧,又不是幹什麼傷天害理的事。

這才心安理得的去接受一些商業活動,我們才能在其他節目中見到了不一樣的竇文濤。

05《圓桌派》的自嘲

2017年9月,堅持了19年的《鏘鏘三人行》,終於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停播了。這時的竇文濤才從小世界中醒過來,抬眼看一看外面廣闊的天空,恍如隔世般。

經過了19年,才知道外面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竇文濤曾經耍無賴的說:「很多人總想著靠自己去改變世界,我特別不理解這種人,你好好活著,幹嘛非要去改變現在的世界呢?你好好在家待著跟家人吃吃飯,喝喝茶,做點什麼不好,為什麼非要改變世界?世界沒了你照樣也運轉得好好的,有很多人總是打著這種大氣去干一些蠅營狗苟之事。」

但是竇文濤在《鏘鏘三人行中》的表現,已經無意識的影響了這個世界的主流文化價值觀。

節目中他不但凸顯了自己深厚的主持功底,而且也鍛鍊了自己在話題方面的把控力,也顯示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功底。

他身上種種混不吝文人的氣息,影響著年輕人對於知識的渴求和對於精神世界的追求。

很多年輕人通過他的節目才知道,原來一個有文化、有知識、有內涵的人,講起葷段子來,竟然也這麼有魅力,不愧是「天下第一黃」!

《圓桌派》上線之前,外界呼聲很高,紛紛質問竇文濤,你什麼時候回來?

《圓桌派》中的竇文濤依舊延續了自己的風格,用自己自嘲的「跪著聽人說話」的態度來引領這個節目。

他依舊再用自己特有的主持方式,引領節目的主題,讓嘉賓之間迸發出最絢爛的智慧火花。

竇文濤,跟這個世界,忽遠忽近,熱切又遠離,矛盾重重。

他可以穿最時髦的服裝,侃最牛X的大山,也可以獨處上癮,一天琢磨一塊石頭。

「人這一生,太寒磣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時間都是在對付著過,只有百分之一是我們覺得最好的時光,我就要趁現在享受生活,把好玩兒的東西都玩一下,才算不枉此生。」

——竇文濤說

—END—

原創作者:葉公子

一個假裝文藝的女青年,喜歡寫感性而溫暖的文字。對兩性關係頗感興趣,你的故事可以講給我聽。啾咪~啾咪~啾咪⊙﹏⊙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eOSCmwBmyVoG_1ZOP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