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魚占據中國40%的市場,它到底是什麼來頭?

2019-11-19   水皮雜談

自古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在滿足老百姓一日三餐調味之餘,油鹽醬醋也逐漸走出廚房角落,開始登上資本舞台。

繼「醬油一哥」海天味業登上資本市場舞台之後,著名糧油品牌「金龍魚」母公司益海嘉里也向深交所創業板提交了上市招股書,正式開始衝刺A股IPO。

金龍魚的背景

說到金龍魚可能是家喻戶曉,但它卻不是中國本土企業。金龍魚的母公司是益海嘉里,而益海嘉里是豐益國際在中國投資的全資子公司。

豐益國際是一家新加坡上市的跨國集團,也是世界五大糧商之一,實控人是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他同時享有 「亞洲糖王」、「酒店大王」、「傳媒大亨」等稱號。

從輔導文件來看,益海嘉里2018年營收是1670億元,相當於日均營業額4.5億元。一旦上市成功的話,完全是一個巨無霸,將會在A股掀起一股巨浪。

目前,益海嘉里在國內35個城市設有110多家企業,旗下所涉及領域,包括了小包裝食用油、大米、麵粉、掛麵、調味品、牛奶、豆奶、餐飲用油、特種油脂、油脂化工等10大領域,旗下16個品牌都已成為每一個專業領域內的知名品牌,比如金龍魚、海皇、香滿園、胡姬花、豐苑等。

其中,金龍魚是益海嘉里的核心產品,也是世界知名的小包裝油生產商之一。從1991年第一瓶金龍魚小包裝食用油進入中國市場,金龍魚已經叱吒28年,壟斷了中國40%的市場份額,而金龍魚大米、金龍魚麵粉的銷量也是行業第一,它的品牌價值高達 318.79 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A股企業輔導期至少半年,多數情況都在一年左右,但益海嘉里只用了4個月就完成IPO輔導。

金龍魚衝刺IPO

益海嘉里上市之所以備受資本市場關注,一方面是因為其體量大,另一方面,這已經不是它第一次衝刺A股IPO了。

2009年,該公司曾計劃分拆中國業務的30%,在香港獨立上市。但是遭遇金融市場動盪,赴港上市計劃被擱淺。

2017年,益海嘉里母公司豐益國際重組中國業務,再度傳出IPO消息,不過最後也不了了之。

今年,益海嘉里又向深交所創業板提交了上市招股書,益海嘉里IPO輔導機構中信建投說,益海嘉里已經具備輔導驗收條件,滿足向證監會申請IPO條件並可在創業板上市。

益海嘉里努力多年,離A股越來越近了。它之所以尋求在國內上市,是想擺脫「外資」的限制。

對手是曾經的合作夥伴

在國內,金龍魚最大的競爭對手是中糧集團旗下的福臨門,但其實一開始益海嘉里和中糧集團是合作關係。

早期合資建立南海油脂的時候,中糧集團股權占比最大,但實際控制權卻在益海嘉裏手中。在國內食用油市場站穩腳跟後,益海嘉里又陸續建立了7個新廠,而這些新廠都與中糧集團沒有關係,由於「金龍魚」商標也是益海嘉里把控著,中糧集團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之後,在1995年正式推出了自己的品牌—福臨門。

2001年,雙方關係徹底決裂。目前,金龍魚是行業第一,福臨門是行業第二,都是行業的佼佼者。

總的來講,如果益海嘉里上市成功,它將成為「食用油一哥」,創業板前幾的公司排名或將發生重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