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大的女性,容易漏尿,一咳嗽、大笑就怕遭遇尷尬。而比這更令人無法忍受的,就是痔瘡。得了痔瘡的女性,也不敢用力咳嗽,生怕把那一小團肉給擠出來。民間就有著「十女十痔」的說法,誇張之餘,卻也暗示了痔瘡在女性中的高發率。
與此同時,男性也是如此,民間也有著「十男九痔」之說,男性有了痔瘡,一樣難以忍受。就在去年,因為痔瘡還發生了件令人啼笑皆非的新聞。說是一男子撞了人,不想賠償,就躲到深山裡隱居起來了,一躲就是14年。而在14年後,實在忍受不了痔瘡的疼痛,就跑出去看病,結果被抓住了。這個男子的痛苦,想來有過痔瘡的人,都能理解。
其實,「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無非是說痔瘡是個很常見的問題,並不是說十對男女裡面真的能找到十九個有「痔」的人。這個民間俗語,還透露著一個信息:每個人都有得痔瘡的可能!
人類是直立行走的動物,直立行走時,受到重力作用,血液就會淤積在屁股部位,血液一旦無法流動,靜脈開始曲張,痔瘡就容易產生。而依靠四肢走路的動物,由於重力作用,血液是分布於周身的,痔瘡就很少發生。因此,痔瘡可以說是人類進化的代價,每個人都有發生痔瘡的可能。再加上現在工作的特殊性,久坐已經成為了必然的趨勢,坐得時間久了,一樣會增加血液淤堵的可能,也就增加了它出現的機率。
機率再大,未必就能發生,而最終使得痔瘡出現,讓自己疼痛又尷尬的原因,就和人類進化沒有關係了,每天都在做的行為才是「禍根」。
女性之所以頻發,和孕期行為有著關係。在孕期,盆腔肌肉彈性會變差,腹部的壓力則會增大,這就使得血液的回流受到影響。孕期的女性,飲食多以補為主,滋補過多時,排便會變得很不順暢,可能會有便秘。由於擔心運動會影響胎兒發育,運動量又不達標。種種因素的影響下,痔瘡在懷孕前後的女性身上就更為常見。根據調查顯示,世界範圍內有接近八成以上的女性,都在懷孕前後出現了類似問題。
男性多發,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在中國男性多是家裡的頂樑柱,受到的工作、生活壓力過大,常常過於操勞,這也會影響到靜脈血液回流。飲食方面,男性也更為隨意,煙酒經常抽,辛辣食物經常吃,排便也逐漸變得困難。上廁所時再喜歡玩手機,蹲得時間過長,不管有沒有急迫的便意,都要努力將大便擠出來,靜脈就會受到壓迫。時間久了,痔瘡也就會出現。
有了痔瘡,有人什麼事情沒有,也有人疼得死去活來,大便還時常出血。這也和每個人的保養方式差異有關,若是每天堅持喝水,多吃點粗糧、水果,早上起來準時排便,並堅持半小時的運動,疼痛就沒有那麼劇烈,也不容易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