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武義是一個傳統農業大縣,曾被戴上浙江省8個貧困縣、26個欠發達縣之一的帽子。如今,「放下鋤頭敲鍵盤,淘寶網上創新業」已成了當地不少農民的寫照。近年來,武義依託當地資源與產業優勢,大力發展電子商務,農村電商風生水起,有力助推鄉村振興。
武義
2018年,武義網絡零售額116億元,比上年度增長30%,中國淘寶村新增6個、中國淘寶鎮新增1個。在江蘇雎寧舉辦的第六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上,武義縣獲評全國「電子商務促進鄉村振興十佳案例」。截止目前,武義已連續5年獲評全國縣域電子商務百佳縣。
目前,武義已有14個中國淘寶村、2個中國淘寶鎮。農村電商的發展,淘寶村的湧現,使農村面貌發生很大變化。藉助農村電商平台,大量鄉村資源價值被挖掘,村民嘗到了做電商的甜頭,柳城農村電商分中心的宣蓮、千層糕、番薯干,新宅農村電商分中心的高山玉米、高山蔬菜等,市場反響熱烈。看到自家農產品插上網際網路翅膀打開新的銷售渠道,村民心裡樂開了花。
李建林 攝
記者在韓王村看到,物流快遞車進進出出,年輕人在電腦前做運營客服,年邁的大爺忙著配貨打包,大媽在制傘廠縫雨傘……返鄉農民工、大學畢業生紛紛當起電商「老闆」,蓋新房、買新車。全村去年網絡零售額達2億多元,村民的生活日益富裕。
上夫山村是從高山易地搬遷的下山脫貧村,如今村民大多通過從事電商增收致富。村民朱玉美和丈夫在上夫山新村開了3家網店,去年網絡交易額200多萬元。項山頭下山脫貧村村民藏晨峰今年26歲,他在黃龍下山脫貧安置區建立來料加工點,讓下山脫貧村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店鋪規模做到了天貓Top10。
良好的農村電商發展勢頭,吸引大批青年才俊返鄉創業。外出闖蕩多年的武義人戴俊,前些年回到家鄉大田鄉碗鋪村創辦民宿,去年牽頭建起「大田鄉農村電商分中心」。大學畢業回到武義的呂虹霏,把老家祖傳的「柘坑辣椒醬」做成產業,專心致志做「辣妹子」。90後謝巧陽2016年辭職回武義,目前是村裡的村務監督領導小組組長,通過不懈努力幫助農產品搭上網際網路快車。原先在上海創業的徐志棟去年4月返鄉,在武義註冊成立浙江綠聚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通過電商銷售牛油果、西柚、椰青等進口水果,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在廣州、昆明等地建起分倉,規模越做越大。
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武義縣完成行政村規模調整。中國淘寶村樓王、水韓上兩個村合併組建「韓王村」;上夫山、後定壠與倪橋合併組建「倪上壠村」。武義通過發展電子商務促進鄉村振興,不斷結出豐碩成果。農業、農村、農民與電商,正在這片土地上碰撞出更多精彩的故事。
來源|金華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