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路長制」,你了解多少?

2020-01-02     紹興交通

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以來,各地紛紛探索農村公路的管理模式,路長製成為各地著力推進的管理方式。

交通運輸部積極推動將路長制納入中央和國家相關文件的要求。在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加大』路長制』和示範縣實施力度」。


大家都聽過河長制、湖長制,那什麼是路長制呢?

一般來說,農村公路「路長制」是為了落實縣級人民政府對農村公路管理的主體責任而建立的「總路長+三級路長」責任體系。

從組織架構上來說,一般按照「政府主導、屬地管理」的原則,在縣域內設立總路長,由縣級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縣鄉村道設立縣道路長、鄉道路長、村道路長,分別由縣領導、鄉鎮負責人、村委會負責人擔任。實行各級路長對總路長負責、下級路長對上級路長負責的責任分工制度。在各級路長的領導下,深入推進農村公路設施建設,開展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提升運輸服務水平,進行沿線隱患整治,加強路域生態環境保護,強化交通運輸安全管理等。


你知道路長制的前世今生嗎?

河長制、湖長制的成功實踐經驗在全國迅速推廣後,部分地方交通運輸部門對此進行了借鑑和探索。2017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創新農村公路管理體制機制的意見》,率先在全省推廣路長制。2018年,交通運輸部在浙江安吉召開「四好農村路」全國現場會,對福建省推進路長制的作法予以推廣。全國現場會後,交通運輸部加快了路長制的推廣工作,特別是在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印發後,交通運輸部進一步加大了推進力度。


浙江省在落實「路長制」上都有哪些探索呢?

截至目前。已有18個省份在省級層面制定了深化落實「路長制」的政策措施,提出了推廣路長制的明確要求。其中福建、河北、海南、遼寧、浙江、四川等6個省份先後出台了實施路長制的指導意見,大力推動路長制加快落地。

浙江省


一是建立「總路長+分級路長」路長體系。設立雙總路長,縣級總路長,由縣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鄉級總路長,由鄉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建立縣鄉村道路長,縣道路長由各個縣級領導擔任,鄉道路長由鄉級領導擔任,村道路長由村委會委員擔任。視情況成立村級路長。


二是設立兩級路長辦公室。設立縣級路長辦和鄉級路長辦。縣級路長辦由縣級分管領導任主任,交通部門負責人任副主任,其他部門為成員單位;鄉級路長與鄉鎮公路管理站合署辦公。


三是建立了四項制度。專項檢查制度,確定了各級路長對路段專項檢查頻次;日常巡查制度,明確了各級路長不定期日常巡查頻次;定期報告制度,各級總路長應每年召開一次路長會議;督辦銷號制度,各級路長對履職過程中發現的重大問題進行掛牌督辦,由同級路長辦進行匯總公示,督導相關部門按期整改銷號。


近年來,我市將「路長制」作為一項有力抓手,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

美麗的錢茅線

柯橋區雙棠公路

柯橋區「路長制」

美麗公路+體育休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Uppa28BMH2_cNUgcJl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