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後」楊樂從「片警」做到渦陽縣公安局副局長,從警44年,兩袖清風;「60後」楊萬峰在交警崗位上默默堅守,至今已20餘年;「80後」楊爽在刑偵工作上表現出色,屢受表彰……渦陽縣楊樂一家三代從警,不僅見證了新中國的發展變化,更是用三代人的青春與熱血,書寫了對公安事業的熱愛,守護著一方平安。
楊樂:用腳丈量轄區每一寸土地
「這張照片是1965年的時候拍的,當時是在阜陽地區訓練;這一張從服裝上看,應該是70年代拍的,在哪拍的記不得了……」9月24日,渦陽縣時代廣場的一處居民樓里,84歲的楊樂拿著一沓老照片,給兒子楊萬峰和孫子楊爽介紹他曾經的「光輝歲月」。在公安崗位上,老人一干就是44年。
1955年,23歲的楊樂成了渦陽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的民警。「那時候,整個縣城就我們城關一個派出所,所以一共11個人,大家實行包片管理。」楊樂說,他負責的區域是最大的。那時候,派出所只有宿舍,沒有辦公室,所以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轄區內走家串戶,「發現問題,可以第一時間解決,群眾也滿意。那時候總體治安還比較好,群眾的思想覺悟也高。」
當時,警用設備較落後,甚至整個公安局只有五六套警服,只有出縣城辦公的民警才有資格穿,用後要及時歸還。為了便於對轄區的管理,公安機關製作了門牌,楊樂就背上挎包,裝著螺絲刀、小錘子,一家一戶地去釘門牌, 「不用群眾麻煩了,我通過逐戶釘門牌,也能全面掌握採集每家的信息,哪家住著幾口人,每個人的背景身份,哪個民族,我心裡都清楚。現在我還記得街頭的第一家的戶主姓白。」
從「片警」晉升為該縣公安局政保股股長,後就任渦陽縣公安局副局長,1999年楊樂從公安系統退休,他已經工作了44年。退休後,他繼續發揮餘熱,在公安局下屬的保安公司任職,又乾了16年。
「咱不占公家的便宜,不向群眾伸手,我教育孩子也是這樣,要行得正坐得直,不能讓人家背後指指點點。」楊樂說,讓他欣慰的是,兒子和孫子也都當了警察,在單位都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認可。
楊萬峰:默默無聞立足本職
今年58歲的楊萬峰是楊樂的大兒子,是渦陽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的民警,至今從警已25年。
楊萬峰自稱是一位「半路警察」。1994年,當時還在渦陽縣物資局工作的他希望換個崗位,當年恰逢渦陽縣公安局巡警大隊招人,經過一番考試,楊萬峰順利成為該大隊一員,「原單位不是太景氣,受我父親的影響,我對公安工作也比較嚮往,就決定『跳槽』了。」
1997年,楊萬峰調派至渦陽縣公安局曹市派出所工作,從事戶籍管理。「一周六天都在派出所,周日才能回家。那時候戶籍工作任務不算重,但比較繁瑣,不像現在是電腦錄入,那時候信息都是手寫,需要耐心和細心。」
兩年後,楊萬峰來到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工作,這一干就是20年。在交警大隊,楊萬峰先後干過會計、事故、公巡和宣教中隊民警。楊萬峰覺得,自己能在道路交通一線為百姓保駕護航,能將更多的交通安全知識普及於百姓心中,就是他最有意義且最快樂的事。
「以前路面執法隨意性更大一些,現在都佩戴了執法記錄儀,執法更加規範。」楊萬峰說,從警20多年來,他雖然沒有做過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但他覺得,能把本職工作做好,守護一方平安,也是在為社會、為國家作貢獻,「我也經常把我這種觀點說給我兒子聽,他也表示認同。」
楊爽:人民警察為人民
楊萬峰的兒子楊爽如今在合肥公安局工作,現任瑤海公安分局大興派出所副所長。
2003年,楊爽考入了位於瀋陽的中國刑事警察學院。臨別時,爺爺寄語他一句話「一生為警,一世為民」,這句叮囑成為楊爽從警的重要行為準則,「我從小在公安大院長大,院子裡住的都是警察,也受我爺爺和父親影響,從小就對警察這個職業很嚮往,所以高考填志願時就報考了警察。」
2007年,楊爽大學畢業後,考入合肥市公安局,先後在合肥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和110指揮中心工作,2016年,楊爽調入合肥市公安局瑤海刑警大隊工作,紮根刑偵一干就是數年。
2014年,合肥市瑤海區發生了一起離奇的殺人拋屍案,楊爽作為這起重大案件的專案內勤,連續奮戰了61天,終於將犯罪嫌疑人抓獲。
因為在基層刑警一線工作出色,楊爽在今年被評為「合肥首屆十佳公安青年」。1月份,他就任瑤海公安分局大興派出所副所長。
「我一直牢記爺爺和父親的教誨,一是要兩袖清風,二是要忠於本職。平凡的崗位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業績,把本職工作做得足夠好,就是出彩。」楊爽說,在新的崗位上,他會一如既往地堅守初心,服務人民,「不論是警察還是公安,前面都有『人民』兩個字,我們是人民的警察,我們要做的就是要保護人民群眾的安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UQklHEBfwtFQPkdRYr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