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上映的《我和我的家鄉》,作為一部總結扶貧成果的「主旋律」影片,拍得有些意外精彩。
這部片子依然延續了《我和我的祖國》那種集體創作的模式、由張藝謀擔當總監製、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彭大魔、鄧超&俞白眉分別執導五個故事,展現了中國大江南北的自然風貌,每個故事都笑中含淚,是這個國慶長假的「合家歡」擔當。
《我和我的家鄉》
導演: 寧浩 / 徐崢 / 陳思誠 / 閆非 / 彭大魔 / 鄧超 / 俞白眉
主演: 葛優 / 黃渤 / 范偉 / 鄧超 / 沈騰等
類型: 劇情 / 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20-10-01(中國大陸)
片長: 153分鐘
01
《北京好人》
第一個故事的標題是《北京好人》,在《我和我的祖國》里把奧運會門票送給四川孩子的張北京又來做好事了。
表舅得了甲狀腺瘤,但是張北京沒有錢可以借給表舅,於是動起了醫保卡的歪腦筋。他給表舅剃了個光頭,讓他假扮成張北京,冒用自己的醫保卡。不料自己也因為高血壓入院,兩個「張北京」同時需要醫保卡,結局會是什麼樣呢?
啼笑皆非之中,有些小聰明、小嘚瑟的張北京,形象漸漸豐滿起來。他是生活在大都市裡的小人物,有一個買車的小夢想、一個蝸居的小屋子,在現代化程度極高的北京醫院,他也有些格格不入。
但是,正是這樣一個小人物,有著莫大的善心。做好事,當好人,並不需要什麼豐功偉績。張北京雖然不是什麼頂天立地的大人物,但靠著自己內心無限的善意,成為了一個值得尊敬的、熠熠閃光的「好人」。葛大爺的演技太贊了!
02
《天上掉下個UFO》
第二個故事是「土味」科幻《天上掉下個UFO》。故事圍繞著尋找阿福村UFO降落的真相展開,卻滿滿都是《唐人街探案》的味道,陳思誠的私心有點重哦。
劉昊然、王寶強雙人組組,一出場就自帶笑點,再加上黃渤、王迅,幾乎集齊了喜劇片中堅人物。陳思誠十分善於將喜劇元素和懸疑推理相結合,哪怕是一輛小破三輪,都能玩出花兒來。整個短片既搞怪無厘頭,又懸念滿滿。
除了笑點之外,編劇和導演還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比如在脫貧的過程中,求真和求富哪一個更重要?再如,科技縮短了現實生活中的距離,能夠縮短人心之間的距離嗎?這些嚴肅的問題通過輕鬆的喜劇片方式呈現出來,實在是太巧妙了。
03
《最後一課》
《最後一課》是明星最多的片子,也是最煽情的片子,范偉老師精湛的演技貢獻了最多淚點。
范偉在影片中飾演一名貧困鄉村支教教師,通過他十年的堅持與付出,這個小鄉村的一代人都接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在這代人的努力下,原本落後的鄉村也煥然一新。
為了幫助老年痴呆的范老師尋回92年的支教記憶,學生們還原了當年的場景。但是雞飛狗跳之間,范老師還是意識到了這並不是真正的當年。
范老師走出課堂,在鄉村裡憑藉直覺慢慢走著。鏡頭在過去和當下之間不斷切換,我們看到數十年來這個鄉村從落後破舊變得新潮整潔,這裡的學校也從屋頂漏水變得五彩斑斕。
范老師幫姜小峰取回顏料卻在半路跌倒的一幕最讓人動容。他對學生無言的愛,全部凝結在他無措慌亂的眼神里,實在令人感動又敬佩。
04
《回鄉之路》
《回鄉之路》的反轉十分精妙。「衣錦還鄉」的帶貨主播閆飛燕與「油膩輕浮」的喬樹林是同鄉師姐弟,在回鄉參加母校校慶的飛機上偶遇,隨後一路同行。
喬樹林口若懸河、誇誇其談,讓閆飛燕一度以為這是個騙子,靠最後小朋友們的演講,才讓觀眾得知實情——喬樹林為了治沙種果樹,幫助鄉親脫貧,投入了全部身家。
在導演的鏡頭中,閆飛燕和喬樹林從頭到尾都在對比。閆飛燕始終高高在上,有求於人的喬樹林總是那樣輕浮不著調。有了這樣的潛在印象,最後的反差和反轉才令人格外動容。
在鄉村振興的路上,總是有那麼多無名的英雄,憑著自己一腔熱血和孤勇,和自然抗衡、和命運抗爭。他們敢於背負鄉親的囑託、敢於承擔富起來的責任,這樣的鄉村企業家,也值得我們歌頌!
05
《神筆馬亮》
《神筆馬亮》是我心目中最優秀的一個單元,開心麻花在喜劇界的地位,果然不容小覷。作為一部喜劇,《神筆馬亮》無論是抖包袱,還是造梗,都恰到好處。
馬亮是一個「懼內」的藝術家。老婆想讓他考列賓,在藝術上有所成就,出人頭地;單位想讓他參與扶貧工作,用自己的才華創新扶貧方式。兩者相衝突,馬亮選擇瞞著妻子,偷偷下鄉扶貧。
和妻子視頻的時候,他是在俄羅斯學習的藝術家;在田野工作的時候,他是兢兢業業的第一書記。雖然「手是藝術家最大的財富」,但為了建好度假村,拉動旅遊業,馬亮沒有絲毫矯情,而是跟著村民們一起下地幹活。直到懷孕的妻子到茴香村拍孕婦照,馬亮的「謊言」才被戳穿。
整部片子其實探討一個歷史悠久的問題:藝術與政治的關係如何?我們是要「為藝術而藝術」還是「為人生而藝術」。兩種觀念當然沒有對錯之分,但是影片為我們呈現了藝術與現實的絕佳交融。藝術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樓閣,不是被藏在窗簾後供人欣賞的作品,也可以是接地氣、有現實價值的宣傳畫和稻田畫。
《我和我的家鄉》首先是好看的喜劇片,其次才是謳歌祖國的主旋律獻禮片。
最平凡的、小人物的故事勾連了這些年扶貧的工作成果,是偉大之下的普通,也是普通中彰顯的偉大。五位導演都著眼於「小」來做文章,用喜劇化解說教的尷尬,卻都拍出了真性情、大情懷,每個故事都有動情點,作為一部「命題作文」來說真是不容易。
從《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國》到《我和我的家鄉》,我們看到了中國「意識形態」片子更好的拍攝技巧。只有當我們不忌諱歌頌,我們才能夠真正做到藝術自信。
·END·
微博:@藤井樹觀影團2011
公號:藤井樹觀影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