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雪山、跑越野、拍照、撿垃圾,這外國帥哥為什麼那麼愛中國四川

2019-07-30   漫成都




他是Kyle Obermann,中文名叫歐陽凱,一位來自美國的90後自然攝影師和探險家,跟拍自然保護區的國外第一人,曾參與多個自然保護的專項計劃,主要工作是拍攝中國的自然保護區和自然保護項目。

他到過四川鞍子河尋覓野生大熊貓;去過雲南高黎貢山拍攝長臂猿;在青海開闢首登線路;投身「大橫斷」和「大太行」等國家步道;獲得中國戶外金犀牛獎提名;還作為運動員在各大越野跑賽事拿獎。

歐陽凱成為了THE NORTH FACE的簽約攝影師,作品曾登上《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和《國家地理》官網,他的足跡踏遍中國西部的壯美景區,用鏡頭向世界展現中國的美,將這份獨有的美麗通過國外社交平台傳遞到全世界。


4年前,他與川西結緣,去年定居成都,每一天的生活都是一次完美的碰撞,寂靜與喧囂,冒險與安逸,孤獨與溫暖,他正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為自己創造一個更精彩的人生。





2019年的春節,歐陽凱在四川宜賓過年的短視頻登上了《人民日報》的官方微博,很快就達到了180多萬的瀏覽量,一夜之間就成了網絡紅人。

從視頻可以看出,坐三輪、游冬泳、吃燃面,各種本地生活都愛嘗試。不拘束、不排斥,他似乎已經完全融入了四川的本地生活。

就是在去年,歐陽凱選擇定居在成都,讓這裡成為他工作的「休息站」。是因為,就像他深諳西部山區哪裡的景色最好看,在成都,歐陽凱同樣找到了最舒適的生活姿態。

每個月,歐陽凱只會有一周的時間呆在成都,從山野回到成都,他分外享受這樣的日子,住在府南河邊合江亭附近,這裡是他眼裡成都最美的「一部分」。



歐陽凱穿著北大隊服在錦江旁跑步

歐陽凱喜歡用綠道晨跑開啟一天的成都生活,因為長期高山拍攝工作是一項艱苦又危險的工作,他需要在閒暇之餘進行鍛鍊來保持充沛的體力。

他有一條私藏的跑步路線,從小區出門,走到合江亭的紅綠燈路口,往九眼橋方向跑出去,可以有30公里沒有紅路燈,一路暢通無阻,而且沿著錦江還有很多大樹,特別適合鍛鍊。

歐陽凱用學的街舞在山頂上跳「無氧舞」

白天的空餘時間,他會在家處理工作,可以修修片子,剪剪視頻。喜歡嘗試的歐陽凱,偶爾也會去舞邦學街舞,把興趣愛好和工作聯繫在一起,他認為這也是推廣自然保護的另一種方式。

到了成都的夜生活,火鍋、串串、干鍋、小面,讓無辣不歡的他愛不釋手。歐陽凱自己有一個交友標準,就是不愛吃火鍋就不能成朋友。談到成都的美食,吃貨本質暴露無遺,他隨口就可以給我們推薦哪兒的火鍋最好吃,哪家干鍋可以叫絕。可以說,成都土著都不一定有他精通。


「火鍋愛好者」歐陽凱

當時就是華興正街的那家干鍋,讓我特別想留在成都,我從沒有吃過那麼好吃的干鍋。但現在都關門了,我還得找一家這樣的店才可以。」歐陽凱說他留在成都的理由就這麼簡單。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與他的工作有關,成都離山很近,他能任意在高山密林和時尚都市中穿梭,或許上午還在市區,下午就進了保護區或是上山,晚上還能趕回成都約上朋友吃個火鍋、串串。

這就是他最想要的生活,選擇成都,都能滿足。



歐陽凱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還要從他小時候講起。

1992年,歐陽凱生於德克薩斯州奧斯丁市,6歲時,曾和哥哥去到瑞士生活三年,這段阿爾卑斯山腳下的生活經歷,讓他對登山有了強烈的興趣。「還記得那時候,表哥就會帶我們去爬阿爾卑斯山,那裡的雪景特別棒。應該從那個時起,我就愛上了山。」也讓他對自然的熱愛慢慢根深蒂固。


童年時合照,右邊:歐陽凱,左邊:哥哥,後邊:表哥

又因為本科主修國際關係與環境學,輔修中文,歐陽凱對中國環境政策有著一定的了解。2013年夏天,他第一次來到中國,在北京待了6周,但當時他對北京的印象並不算太好。


歐陽凱第一次到北京天安門

畢業臨近,他有機會申報孔子學院獎學金來中國學習。他一心想來四川,「在本科就聽說四川有山,我就想去爬山,隨便選個北大,但是我更想去川大。」結果,陰差陽錯,他還是被北大錄取了。當年全球只有10人拿到孔子學院獎學金被北大錄取,他算是德州第一位被北大錄取的,現在談到這件事,歐陽凱還是會覺得不可思議。

2014年,他又再次回到這個感受不太好的城市,便從此生活在了中國。


歐陽凱在北京大學時參加跑步隊

北大畢業後,他選擇去了珠海,在一家外資企業做智慧財產權保護和企業安全工作,剛剛畢業就可以拿到6位數的工資,還住在5星級酒店裡,這個待遇肯定是大部分人羨慕的。

但工作了一段時間,他慢慢察覺到這份工作對他來說毫無意義,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他其實一直知道自己要什麼,感覺這段「象牙塔」式的生活應該儘快結束。也正是這樣的倒逼,讓他更清楚自己將來要做什麼。



於是,那一年歐陽凱回到北京,在保護國際基金會做攝影師。他現在回憶起那段日子都覺得艱難,工資還不夠交房租,只能靠積蓄生活。「我每天開銷都在30塊錢左右,不敢多花」。

收入少了,但他也更有機會深入到人跡罕至的保護區探索。2016年11月,歐陽凱來到四川省崇州市,第一次跟隨巡護隊進入鞍子河自然保護區。這是他第一次隨巡護隊進入保護區拍攝,在山裡走了9天,在無路的密林中跋涉,一邊尋覓熊貓、雪豹的蹤影,一邊追尋盜獵者的足跡。看到如此原始的自然保護區景觀,也更加堅定了他走下去的決心。


在鞍子河自然保護區,巡護隊員蹚水過湍急的小河


在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巡護隊員穿越竹林

西部山區是歐陽凱的長期駐紮地,保護區里的護林員是他最愛拍攝的對象。目前為止,歐陽凱已經拍了一百多位護林員,他對自然崇敬,更會對這樣一群守護環境的人有不同的情感。

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的蔡芝洪就是這樣一位典型的護林員,二十年如一日堅守在護林崗位上,保護著這片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撿拾猿糞、標記食物樹、每月物候監測等,他是長臂猿保護工作的中堅力量,給科研工作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歐陽凱拍攝的蔡叔爬上樹進行觀察

他和歐陽凱關係很好,從去年春天相識,到今年4月份的第二次見面,蔡叔見到歐陽凱還是特別親切,可以和這位外國小伙子聊得特別開心。

歐陽凱和蔡叔的合照

歐陽凱就想通過他自己的力量,讓更多人看到這樣一個默默堅守但卻格外偉大的群體。所以,當今年蔡叔有機會去參加「中國最佳護林員」的評獎,歐陽凱非常高興地拿出他拍攝的照片給蔡叔做參賽資料,去盡全力支持蔡叔的評選。



橫斷山脈是歐陽凱最先領略到中國神奇的地區,這還要從2015年開始講起,那時他還在北大讀研,和朋友一起進行了6天的徒步,當走到貢嘎山海拔4900米時,開始遠眺這座海拔世界第41的高峰,主峰帶給歐陽凱深深地震撼。

歐陽凱拍攝的第一張貢嘎雪山照片

於是,就有了他第一張上傳國外社交平台的照片,出乎很多外國人意料,他們不相信中國可以這麼美。因為在他們心中,對中國的印象還是霧霾朦朦的都市景象。他們紛紛給歐陽凱留言,「這裡不是中國,這裡應該是義大利。




而2017年,歐陽凱再次徒步走貢嘎環線時,他發現這條原本是世界上最美的徒步線路已被遊客弄成了一座座垃圾場。

貢嘎山的垃圾

不管是在草地上還是小河裡,到處都充斥著各種食品包裝和塑料袋。遠遠看去,山上的牛羊還在吃這些垃圾,看到這樣的場景,歐陽凱非常痛心,當時差點哭了。

貢嘎山上的牛在吃遊客丟棄的垃圾

貢嘎雪山算是一個起點,歐陽凱開始意識到光有美麗的照片是遠遠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告訴大家要對大自然有敬畏之心。他說,其實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特點來保護大自然,而照片和視頻就是他的傳播工具,它讓更多人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生物種類的豐富以及環保意識的樹立。

歐陽凱在TNF越野跑比賽中撿的垃圾

最近,在北京TNF越野跑 25公里組比賽中,歐陽凱是參賽者裡面最特別的那一個,他邊跑邊在賽道里撿垃圾,最後不僅收穫了滿滿一袋垃圾,還拿了冠軍,超過了第二名一大段距離。他就想證明:環保也是十分容易,每一個熱愛越野跑的選手也可以做得到,回饋大自然不會太影響你的成績。

不止是撿垃圾,歐陽凱也會儘量拒絕一切塑料製品。他經常會收到很多給他寄送的雜誌,但他發現,所有雜誌都會有一層塑料膠封,其實現在雜誌的質量很好,沒必要加上這一層。所以,他就寫信給雜誌社建議取消它。結果,最後雜誌社採納了他的建議,取消了他們雜誌社的所有塑料膠封。

他對自然的熱愛,真的算做到了極致。




或許是冥冥之中的緣分,讓歐陽凱在川西駐足,把成都成為他西部之旅的「大本營」。

也正因為是成都,這個距北極圈7800公里,德州2239公里,珠穆朗瑪峰1688公里,鞍子河103公里的城市,與億萬年的原始山野相比,這座城市才走過3000多年的歷史。

而現在,年輕的成都正用燦爛的文明和樂觀包容的性格,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痴迷於山野的探險者,他們在這座時尚都市遙望雪山,也能在登頂山峰之後,自在地享受成都的煙火氣息。


在甘肅參加防止沙漠化的種樹活動,歐陽凱在和馬雲交流

歐陽凱已經愛上了四川,不想再回德州。「在中國,不管是自然保護區的建設,還是國家公園的籌劃,我已經看到環境保護最好的時代來了。這就好比你有幸可以參與美國黃石公園的創立,多麼重要的歷史時刻,我怎麼能可以錯過!」現在有最好的資源幫助,同時也存在許多問題,讓歐陽凱更有激情,讓他覺得可以干很多事情。



如今,他成為了THE NORTH FACE的簽約攝影師,正努力撬動企業的社會責任,讓更多自然保護圈外的人加入進來。歐陽凱一直在強調,他不是一個科學家,也不是一個政治家,他能做的就是用照片去幫助別人,守護自然。


文字|李世芳

圖片 | 歐陽凱

設計 | 蔣莉

編輯|棐溪

監製丨王紅

漫成都小編微信:jinshanmama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