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亮妻子誕下男嬰,「爸爸出國了」:處理哀傷,徹底與親人分離

2020-06-12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原標題:李文亮妻子誕下男嬰,「爸爸出國了」:處理哀傷,徹底與親人分離

文 |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今天,上了熱搜,看到這條新聞,不由得心裡一緊,熱淚盈眶,「吹哨人」李文亮醫生逝世四個月後,他的又一個後代出生了,讓人唏噓不已,這個兒子,真的是他給妻子、給家人的最後一份禮物……

「老公你在天堂看到了嗎?你送給我最後的禮物今天出生了,我一定會好好愛護他們的。」

這段不平凡的文字,來自李文亮烈士的妻子付雪潔。今天凌晨,付雪潔在武漢的一家醫院,順產生下一名男嬰,6斤9兩,母子平安。

2月7日,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搶救無效去世。當時,妻子付雪潔已懷有身孕,悲痛之下的她出現了低血壓和出血等症狀,不得不住院保胎,情況穩定後,她回到了棗陽娘家養胎。

付雪潔說,丈夫李文亮工作中是一個很負責的醫生,生活里,他是最溫柔的丈夫和父親,妻子和孩子提出的需求,他都盡力滿足。

李文亮去世後,付雪潔將微信頭像改為李文亮此前使用的、蠟筆小新一家四口的微信頭像,如果沒有這場意外,她本該和李文亮一起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希望李醫生的後代幸福生活下去,相信是每個人的良好願望。

對李醫生的未成年孩子來說,爸爸的離世,承受的痛苦可能比成人更多,因為孩子的心理更脆弱,如果處理不好,極可能產生心理創傷。

做好哀傷處理,讓孩子內心與爸爸徹底分離

李文亮妻子付雪潔說,丈夫李文亮剛去世時,她終日以淚洗面,全家還瞞著上幼兒園的孩子,謊稱「爸爸出國了」。

非常理解付雪潔的心情。

李醫生從2月1日核酸檢測呈陽性,確診得了新冠,到6天後,2月7日去世,只有短短的六天時間。一個年富力強、正值壯年的人,說沒就沒了,別說孩子,連大人也無法接受。

悲痛之下,付雪潔出現了低血壓和出血等症狀,不得不住院保胎。為了讓年幼的孩子免受傷害,全家人瞞著他,說「爸爸出國了」。

這個「善意的謊言」,在一段時間內,會讓孩子免受痛苦,可是,從心理發展角度來說,親人的離世,如果沒有足夠的哀傷處理過程,逝者就會長期占據心中,這是一股強大的的負性力量,會把人拖向憂鬱、焦慮、恐懼等諸多負面情緒,對心理健康並不利。

儘管大人不說,孩子依然能感覺到家裡悲傷、壓抑的氣氛,覺察到家裡與之前的不同,尤其「爸爸出國」遲遲不歸,也沒有音信,媽媽的身體忽然不好,情緒不高,鄰居、親朋知道真相卻遮遮掩掩,別看孩子只有幾歲,也會感覺到其中的異樣和不同尋常。

現在,家裡有了新弟弟,李醫生去世了,一個新的生命誕生了,相信家人五味雜陳,各種滋味在心頭,這樣的感受,難免會有一些情緒表現出來。

幾歲的孩子,會像一個敏感的雷達,能探測出這些不尋常,會有諸多的疑問和猜測,如果大人總對他隱瞞,總不肯說出爸爸離世的真相,孩子的內心就會充斥不了解真相的恐懼,或者,為了讓大人安心,懂事的孩子也許不再追問,可依然免不了擔心、害怕,這種情緒長期累積,會導致心理問題的產生。

親人離世,要幫助孩子做好告別

我國著名心理學家賈曉明說,客體喪失,如親人的離世,包括車禍等意外身亡,要有必要的哀悼儀式,以便引發正常的哀傷。如果哀傷欠缺,對心理就會產生影響

建議孩子稍大一些,最好把爸爸去世的實情告訴他,不要讓他生活在「爸爸出國」的假象中。

雖然面對真相、接受分離是痛苦的,但是,對李醫生的哀悼,是幫助孩子和家人從喪失與創傷中恢復過來的關鍵,是與過去作別,走向明天的開始。這個過程不能迴避和省略。

這樣處理之後,才可能面對真實的生活,走向明天。

先從繪本開始,與孩子討論生死

兒童教育家羅夫斯在《與孩子談死亡》一書中講到:如果能開誠布公談論死亡的環境下長大,那麼,他對死亡會有較好的理解,不至於太害怕。

可以藉助一些繪本,與孩子談論死亡,包括植物的枯萎、寵物的死亡,都可以談論,不驚慌失措,不迴避欺騙,冷靜應對,讓孩子正確理解死亡,尊重生命。

  • 參與哀悼活動

在孩子理解死亡也是生命歷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後,可以讓孩子參與一下爸爸的哀悼活動。

要知道,爸爸李文亮的意外去世,孩子的瞬間喪失感與成人是一樣的。但由於孩子社會支持系統和自我調節不完善,這種分離焦慮的傷害更大,有時還會有後延性。

由於疫情的原因,李文亮醫生去世後應該也沒有哀悼活動,可以找機會,帶孩子去祭奠爸爸,參加哀悼活動,通過對爸爸的哀悼,完成孩子和爸爸的分離。

  • 通過心理療法,處理客體喪失的情感

也可以尋求心理專業人士的幫助,小一點孩子,通過沙盤治療,處理客體哀傷和喪失的情感;大一點的,通過放鬆或「空椅子」等心理技術,完成和爸爸的告別:

「你是我爸爸,是我唯一的爸爸,你是最有資格做我爸爸的人。生命經由你和媽媽傳遞給我,裡面已具備了所有的愛、力量和支持。我會用你給我的去建立快樂成功的人生,使你以我為榮。我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並且已經把生命傳下去,我會好好照顧我和家,請你祝福我。我會把你放在我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當我做完所有的事我也會離開,現在我要留下,請你支持我,謝謝你爸爸,我愛你,爸爸」。

讓孩子在內心裡給爸爸深深鞠躬,(想像雙手下垂,彎腰鞠躬的樣子),想像自己的胸膛已打開,感覺爸爸從那邊走過來,到達他認為最重要的位置。

創傷處理不是根本 ,走向健康,達成未完成的心愿才是根本。

祝福李文亮烈士的孩子和家人平安!

———·END ·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Pvnp3IBnkjnB-0ziZY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