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六字方針」馳援小微企業 重申監管標準不放鬆

2020-02-26     中經網財經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2月25日,銀保監會就銀行保險業支持復工復產問題召開媒體通氣會,就目前疫情影響下,小微企業融資需求變化、銀行不良率是否存在上升壓力、房地產金融政策、P2P專項整治方向等問題作出回應。

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在會上指出,針對當前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變化,銀保監會將貫徹「穩、續、增、降、簡、容」方針,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金融支持。

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兼新聞發言人肖遠企在會上表示,為應對疫情影響,目前採取了一些階段性臨時性的政策措施,比如鼓勵銀行對企業階段性地延期還款付息等,但這些政策只是針對受疫情影響的企業提出的階段性政策措施,旨在幫助有特殊困難的企業走出困境,並沒有放鬆監管標準。

馳援小微「穩、續、增、降、簡、容」

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指出,當前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正發生一些變化,體現為紓困、救急性貸款需求增多;小微企業復產復工後,新增信貸需求旺盛,補償性需求可能會在3、4月體現;一些企業短期內的償還貸款能力下降,還款壓力增加,貸款需要展期、延期,增加了不良貸款的潛在風險。

針對這些變化,不少政策正在落地,李均鋒將之歸納為六個字:「穩、續、增、降、簡、容」。

穩,即利用穩金融、穩小微企業信貸來達到穩就業、穩預期的目的;續,即對受影響企業的貸款進行合理延期和續貸;增,即對小微企業增加的補償性信貸需求給予積極支持;降,即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簡,即按照特事特辦,簡化首貸、續貸、展期的手續和流程;容,即提高不良容忍度,增強靈活性,對監管政策進行預調微調。

李均鋒透露,銀保監會正在和央行研究是否可以增加支小再貸款以及小微企業金融專項債額度。同時,銀保監會對地方設立的針對小微企業的轉貸基金等舉措都是支持的。

2月25日,國常會確定,增加再貸款再貼現5000億元,用於中小銀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支持。同時,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6月底前,對地方法人銀行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符合條件的允許等額申請再貸款。鼓勵商業銀行加大小微信貸力度,努力使利率比上年明顯下降。國有大銀行上半年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速力爭不低於30%。政策性銀行增加3500億元專項信貸,以優惠利率向民營、中小微企業發放。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金融政策的重點是支持中小微企業,降低其融資成本。國常會推出的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金融支持政策非常及時和必要,也有很強的針對性,有助於中小微企業更好地應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確保安全有序復工復產。

提升不良容忍度是階段性措施

銀保監會此前明確,因疫情影響出現貸款逾期的,在一定延緩期限內還款不計入不良貸款、不影響小微企業信用記錄。同時,允許銀行進一步提高不良貸款容忍度,這也是監管政策提高容忍度、增強靈活性的具體表現。

提升對不良貸款的容忍度,是否會導致銀行資產質量承壓?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肖遠企表示,銀保監會當前確實採取了階段性政策措施。比如,鼓勵銀行對企業階段性地延期還本付息。但這一政策是有條件的:一是企業確實受疫情影響,遇到特殊困難;二是企業提出申請,銀行與企業雙方協商確定;三是有期限和條件。

他表示,當疫情過去、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恢復後,如果企業不能還本付息,該計入不良貸款的還是應計入不良貸款,銀保監會沒有放寬監管標準,只是通過階段性的政策措施,幫助遇到困難的企業走出困境。

肖遠企認為,不良貸款可能在短期內小幅上升,但影響是短期的。絕大部分暫時不能還款的企業是受到外部因素影響,暫時遇到經營困難。另一方面,即使不良貸款有所上升,銀行也有足夠的風險抵禦能力。肖遠企表示,銀行系統有近6萬億元撥備,兩倍於當前3萬億元的不良貸款餘額,銀行每年創造利潤超過2萬億元,銀行資本充足率達14.64%。銀保監會預計,不良的影響有限。

重申地產金融政策不鬆動

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肖遠企指出,房地產金融政策目前沒有調整和改變,但會進一步監測,動態掌握。但他也同時提到,地方根據自己情況,在不違反大的政策框架下可以自行安排。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預計,此次銀保監會表態是近期比較明確房地產金融政策可落實「一城一策」的高層表態。可以預計後續房地產市場中,放鬆的過程中也需要繼續強化宏觀審慎監管制度,對於各類房地產融資,尤其是進入到房地產開發業務的融資,預計監管也會強化。而個人房貸領域,相對管控會更少。

嚴躍進認為,總體上看,對於當前房企的經營,鼓勵其積極和銀行開展各類營銷活動,但絕對不能超額透支各類信貸資源,更不能挪用貸款來違規拿地,這也體現了「既抓信貸規模,也抓信貸質量」的導向。

P2P「清退」主基調不改

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表示,疫情不會改變P2P專項整治方向。他指出,「P2P專項整治方向不變,節奏不變,繼續堅定不移、徹底的執行。P2P以『退』的方向為主,整個專項整治政策沒有改變」。

監管已多次明確P2P行業以「退」為主的整治工作方向。早在2019年11月,銀保監會便曾指出,網絡借貸專項整治下一步重點,仍將以出清為目標、以退出為主要方向。對能力強、有金融科技基礎的P2P機構,可以逐步轉型為網絡小貸公司或消費金融公司,同時也會密切關注助貸業務的潛在風險。在2020年2月,央行召開2020年金融市場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時指出,將多措並舉,徹底化解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建立完善網際網路金融監管長效機制。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指出,從「基本化解網際網路金融存量風險」到「徹底化解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再到如今P2P專項整治「繼續堅定不移、徹底的執行」這幾次的提法來看,措辭越來越堅決,意味著有風險的網際網路金融業務都要處置完畢,不留餘地,以P2P為主的網際網路金融監管將嚴格執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PUjgHABgx9BqZZIxWE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