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匹馬兒好,跑得快吃得少,告訴你奧迪Q5L的省油秘籍

2019-11-08     MoMo車評

俗話說得好:"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世界上哪裡有這樣的道理?汽車也是如此,又要動力好、尺寸大,又希望油耗低,這不得不說是個矛盾。不過,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這句話卻愈發變得相對合理,一台車確實可以跑得快、空間大、油耗少,這就是奧迪Q5L。

對比同級別的數據,奧迪Q5L的加速成績相比對手更快,而油耗卻是最低的,稱之為跑得最快、吃得最少的馬兒不足為過。那麼問題來了,究竟Q5L是如何做到的呢?

輕量化

首先就是奧迪Q5L的整車輕量化設計,同樣用一組表格來直觀呈現,可以看到在德系三強中Q5L的整備質量是最輕的,特別要說明的是Q5L還加長了軸距,大到底盤、車身,小到玻璃、內飾、線束,一切都進行了"升級",在這樣的前提下Q5L依然比標準軸距的寶馬X3更輕,同時擁有更大的後排空間。

減重的秘籍就在於,奧迪Q5L在整車多達25處使用了創新結構與材料(抗拉強度極高的鋼材與鋁),打造輕量化且堅固的車身結構,例如:

上面一系列輕量化設計使得奧迪Q5L在加長同時實現了1840/1860kg的同級最輕整備質量,其中乘客艙減重20kg,變速箱減重15kg,四驅系統減重4kg,整車減重最大達100kg,相當於兩名成年女性的體重。

這年頭消費者越來越懂車,"車越重越好"的無知論調已經幾乎在網上看不到了,從之前奔馳E級車門、車頂、引擎蓋國產後鋁板換鋼板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就能看出,如今大家都明白在保證車身結構強度的前提下,車身重量當然是越輕越好,由此可以帶來更佳的操控,同時極大的降低了油耗。

quattro ultra

除了在車身的輕量化設計,奧迪還在車輛系統和功能上下手來全面優化油耗,首先就是四驅系統。大家在購車的時候一定會面對這樣的糾結:"兩驅省油但是無能;適時四驅結構簡單可是性能弱雞;全時四驅性能強悍卻沉重、費油,到底該如何選擇?"奧迪Q5L這次給出了一個完美的答案——quattro ultra智能主動四驅。

首先quattro ultra擁有兩驅省油的優點,其新增了一個後軸牙嵌式耦合器,可以完全斷開後軸的動力輸入,完全以兩驅行駛,最高可以降低10%動力損失,油耗比常規quattro系統減少0.3L/100km。其次quattro ultra擁有適時四驅一樣精簡的結構,比全時四驅更輕,為整車的輕量化做出貢獻,降低油耗。

最重要的是,在保證原有quattro全時四驅的性能同時,quattro ultra能夠進行主動預判,計算機每秒100次檢測150個不同的信號,甚至包括溫度、濕度、導航等數據,根據智能算法,提前0.5秒判斷是否需要四輪驅動,並在0.2秒內完成兩驅和四驅的切換,讓四驅系統實現了"從被動到主動"的跨越。

比如在高速巡航或日常平穩駕駛時為兩驅,節省能耗;在急加速、高速過彎、濕滑路面等需要四驅系統幫助的時候是四驅,增強操控;而在越野時,電控多片離合器可實現差速鎖的功能,最高可傳遞100%的動力到前軸或後軸,最關鍵的是,這些都是根據駕駛所需自動切換。可以說quattro ultra是兩驅、適時四驅、全時四驅所有優點的結合體,強悍、輕量化、省油。

7速S tronic變速箱

除了智能的四驅系統,變速箱也是省油的關鍵,奧迪Q5L採用的7速S tronic變速箱就擁有極高的傳動效率,這是雙離合變速箱的一大優勢,這是由於沒有液力變矩器的存在,傳動效率更高,再加上僅為0.2秒"跑車級"換擋動作,動力傳遞幾乎沒有損失,加速性能更強,油耗也就更低了。

此外,奧迪Q5L的7速S tronic變速箱還優化了齒輪速比和換擋邏輯,達到平順和節油的目的,同時增加了帶離心擺的雙質量飛輪,有效降低發動機振動,實現更低轉速怠速。配合變速箱的還有"啟停2.0系統",在速度低於7km/h時可實現關閉發動機滑行。與老款車型相比,新的S tronic變速箱每公里可減少10g的碳排放量。


啟停系統2.0

奧迪Q5L採用了2.0啟停系統,顧名思義就是第二代啟停系統,除了上面說的低於7km/h時速可實現關閉發動機滑行這一特點,還可以在車輛處於長時間靜止狀態時,讓發動機啟停數次,以支持動力消耗和保持空調運行。以往的啟停系統在發動機重新啟動後無法再次關閉,而新一代啟停系統,最大程度上減少了車輛靜止時發動機的運行時間。通俗易懂的說,奧迪Q5L幾乎杜絕了無用功的發動機怠速。

預測試駕駛輔助系統

最後,奧迪Q5L獨有的預測式高效駕駛輔助系統,可以在自適應巡航時主動控制發動機加速與滑行行駛,通過預測式駕駛來進一步降低油耗,最多可降低10%的油耗。

總結:

關於奧迪Q5L的省油秘籍就講到這裡,技術改變認知,這句話放在奧迪Q5L上再合適不過了。是的,動力強可以有低油耗,大尺寸也可以有低油耗,而這其中每省下0.1L油都是靠一點一滴優化得來,大到動力系統的革新,小到每一個零部件的替代和減重,這些都是需要付出極大的成本的,在研發、生產、製造付出的巨額投資,只為你駕駛時的輕鬆一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H5c_W4BMH2_cNUgfc3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