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多重利好政策加持,文旅產業大有可為

2019-10-09   一諾農旅規劃

在全域旅遊、文旅融合戰略背景下,我國文旅產業發展,融合趨勢不斷加深,這也體現在多個領域的相關政策上。9月份,國務院、發改委、文化和旅遊部、農業農村部、民政部等各部門陸續發文,跨界布局文旅產業,鼓勵支持交通、體育、養老、健康等產業與文旅融合發展,在消費、用地、金融等方面,為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文旅產業大有可為!




體育+文旅

國辦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提出拓展體育旅遊等消費新空間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加快發展體育產業,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拓展體育健身、體育觀賽、體育培訓、體育旅遊等消費新空間,促進健身休閒、競賽表演產業發展。

《綱要》提出,推動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體育旅遊方面深度合作,打造「一帶一路」精品體育旅遊賽事和線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快在海南建設國家體育訓練南方基地和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

《綱要》在「重大工程專欄」還提出,舉辦冰雪旅遊節、冰雪文化節、冰雪嘉年華、賞冰樂雪季、冰雪馬拉松等冬季項目品牌賽事活動。改革、創新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和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

國辦印發《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鼓勵體旅融合發展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鼓勵體旅融合發展,提出要探索將體育旅遊納入旅遊度假區等國家和行業標準;實施體育旅遊精品示範工程,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體育旅遊精品線路、精品賽事和示範基地;規範和引導體育旅遊示範區建設;將登山、徒步、越野跑等體育運動項目作為發展森林旅遊的重要方向。(文化和旅遊部、林草局、發展改革委、體育總局負責)



交通+文旅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深化交通運輸與旅遊融合發展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綱要》提出,要加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深化交通運輸與旅遊融合發展,推動旅遊專列、旅遊風景道、旅遊航道、自駕車房車營地、遊艇旅遊、低空飛行旅遊等發展,完善客運樞紐、高速公路服務區等交通設施旅遊服務功能。

要培育交通文明。推進優秀交通文化傳承創新,加強重要交通遺蹟遺存、現代交通重大工程的保護利用和精神挖掘,講好中國交通故事。

要形成廣覆蓋的農村交通基礎設施網。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促進交通建設與農村地區資源開發、產業發展有機融合,加強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與旅遊資源富集區交通建設。大力推進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墾區林區交通發展,實現以交通便利帶動脫貧減貧,深度貧困地區交通建設項目儘量向進村入戶傾斜。推動資源豐富和人口相對密集貧困地區開發性鐵路建設,在有條件的地區推進具備旅遊、農業作業、應急救援等功能的通用機場建設,加強農村郵政等基礎設施建設。



養老+文旅

民政部發文促進養老服務消費,鼓勵與文旅業態融合

民政部印發《關於進一步擴大養老服務供給,促進養老服務消費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要培育養老服務消費新業態。主要包括實施「養老服務+行業」行動,打造「網際網路+養老」服務新模式等2項措施。支持養老服務與文化、旅遊、餐飲、體育、家政、教育、養生、健康、金融、地產等行業融合發展;加快網際網路與養老服務的深度融合,為老年人提供「點菜式」就近便捷養老服務,打造多層次智慧養老服務體系,創造養老服務的新業態、新模式。

健康+文旅

發改委等21部門發文促進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健康服務跨界融合工程

國家發改委印發《促進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綱要(2019-2022年)》,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施 10 項重大工程,其中包括:深入推進體醫融合,示範發展健康旅遊。

示範發展健康旅遊。加強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建設。推進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基地)建設。打造一批以體檢、疾病治療為主的實體型高端醫療園區,完善對接國際醫療標準的支持政策。開發和推介一批體驗性強、參與度廣的中醫藥、康復療養、休閒養生等健康旅遊路線和產品。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國家的健康旅遊合作,開展國際(邊境)醫療服務項目。(衛生健康委、文化和旅遊部、中醫藥局分別負責)


深入推動體醫融合。建立、完善和應用運動處方庫。支持社會力量舉辦一大批以科學健身為核心的體醫結合健康管理機構,圍繞慢性病預防、運動康復、健康促進等目標,推廣體醫結合服務。推廣太極拳、八段錦等傳統運動,豐富和發展中醫體醫結合服務。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健身休閒產業發展。制定和實施以戶外運動為重點的發展規劃,支持消費引領性健身休閒項目發展。完善健身休閒基礎設施網絡。(體育總局、住房城鄉建設部、衛生健康委、中醫藥局負責)



鄉村+文旅

用地:農村宅基地管理新政,鼓勵利用閒置資源發展鄉村旅遊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嚴格落實「一戶一宅」規定,同時鼓勵盤活利用閒置宅基地和閒置住宅。鼓勵村集體和農民盤活利用閒置宅基地和閒置住宅,通過自主經營、合作經營、委託經營等方式,依法依規發展農家樂、民宿、鄉村旅遊等。

金融:農行出台八項措施支持鄉村旅遊重點村建設,助推鄉村旅遊提質升級

文化和旅遊部、中國農業銀行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持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建設的通知》,《通知》提出通過信貸投放、政策保障、產品創新等多種措施,加強金融對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的發展支持,促進鄉村文化和旅遊產業提質升級。《通知》的發布,標誌著金融支持鄉村旅遊發展的重點正由面上發展向重點突破、由基礎設施建設向產業提質升級轉變。

《通知》明確了八項支持措施,通過金融支持,在資金、產業提升、環境優化和消費促進等多個方面為鄉村旅遊重點村發展提供全面支持,將推動重點村更優、更好、更快發展。支持措施具體包括:

一是加大信貸投放,未來5年農業銀行將提供1000億元意向性信用額度,用於支持鄉村旅遊重點村旅遊開發。

二是推進產品創新,加大「景區開發貸」「景區收益權貸」「美麗鄉村貸」「惠農e貸」「農家樂貸」和「個人生產經營貸」等鄉村旅遊特色產品的推廣力度,研究出台支持鄉村旅遊重點村建設的專屬信貸產品或區域性金融服務方案。

三是強化政策保障,對鄉村旅遊重點村文化和旅遊項目實施差異化授權,執行優惠信貸政策。

四是夯實發展基礎,中國農業銀行各分行將會同各級文化和旅遊部門,共同建立鄉村旅遊重點項目庫,對入庫項目優先支持,共同建設鄉村旅遊產業資料庫,著力推進「數字文旅」「智慧旅遊」等新型服務模式。

五是推動產業升級,探索通過公建民營、政府增信、產業基金和PPP等方式促進鄉村文旅產業發展,以投貸聯動為切入點,通過農業銀行專業化子公司開展股權投資、資產收購、併購重組、上市發債等業務,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鄉村文化和旅遊企業。

六是延伸服務渠道,農業銀行縣域地區服務渠道向鄉村旅遊重點村傾斜,推動相關服務網際網路化升級。

七是開展綜合服務,農業銀行發揮綜合經營優勢為重點村的文化和旅遊項目、文化和旅遊企業及產業鏈相關企業提供金融和信息諮詢服務,綜合運用票據、理財融資、景區資產證券化等方式,拓寬鄉村文化和旅遊產業的融資渠道。

八是促進鄉村消費,利用農業銀行扶貧商城、「益農融商」公益商城等線上平台,優先對接、銷售鄉村旅遊重點村文化和旅遊特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