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公子之一張孝若被害,矛頭為何指向杜月笙?幕後真相如何?

2020-09-23     歲月的交錯

原標題:民國四公子之一張孝若被害,矛頭為何指向杜月笙?幕後真相如何?

1935年10月17日,舊上海繁華的百樂門舞場門口發生了一起槍殺案,民國四公子之一,近代實業家,教育家張謇之子,時任大生紗廠,大達輪船等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孝若被人槍殺,時年37歲。

這是轟動一時的新聞,兇手不是旁人,正是張孝若的僕人吳義高,兇手當即自殺。

巡捕房捕快隨即展開調查,當上門詢問張孝若的妻子陳石雲時,陳氏竟然說:「事情已經發生了,兇手也死了,就不勞費心了」。打發走了辦案人員。

張謇

有道是:「民不告,官不究」。況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聽陳氏似有難言之隱。巡捕房認為,也許張家有「家醜不可外揚」之隱?

於是市面上的小報發揮出了想像力,說張孝若外面養小三,是小三勾結兇手幹掉張想獨吞他的家產等花邊新聞。

張孝若有一妻一妾,妻子就是陳石雲,小妾是父親的養女余學慈。

張孝若生性風流,一妻一妾尚不知足,竟娶了一位三姨太。三姨太名叫李復初,上海名妓,是當時南通名人陳葆初替其贖身後,送給張的禮物。

張孝若

小報只不過發表一些博人眼球的文章,說是三姨太為爭家產而乾的根本沒人信,也沒有任何跡象,張孝若和三姨太感情最好,二人如膠似漆。況且三姨太當時也在兇殺現場,二人跳舞手拉手走出的舞廳,兇手差一點也打死三姨太。

越是沒有真相的案件越引起人們的興趣,越會引起人們的遐想和推論。到後來人們把懷疑的焦點聚焦到了杜月笙身上,猜測他才是幕後推手。

杜月笙重金買兇殺害張孝若有根據嗎?有道是:「無風不起浪」。人們懷疑他的理由是:兇案發生後,兇手吳義高的妻兒老小都被杜月笙安置好了,在別處買了宅院供他們居住,時不時的還派手下送生活費。

另外懷疑的杜月笙的原因是:「張孝若的死,得實惠的恰好是杜月笙。換言之,誰受益誰就是背後推手。

背後的黑幕果真如此嗎?

古語云:「富不過三代」,張謇創建的帝國大廈,到兒子這輩就衰落了,這是當時亂世造成的結果。

1926年張謇去世後,張孝若繼任大生紗廠、大達輪船廠的董事長兼總經理。當時大紗廠早就被掏空了,成了一具空殼。大達輪船廠勉強支撐。

注意,(敲黑板)此時杜月笙是大達輪船廠的股東,杜月笙在張謇活著時曾投資船廠。為了儘快收回資金,他想讓張孝若轉讓股權,說白了,杜月笙想獨占船廠,不僅如此,他還要求張孝若把大生紗廠抵押給他。

杜月笙想乘人之危霸占紗廠和輪船廠,張孝若直接拒絕了,畢竟這是父親留給自己的家底。

杜月笙懷恨在心,於是不斷派人下絆子,使陰招,鼓動工人鬧事,一方面大量收購大達船廠的股票,船廠無法正常運轉,張孝若敢怒不敢言。

當張孝若被自己的僕人吳義高槍殺後,大達船廠和大生紗廠被杜月笙占有,兇手的遺孀和子女受到杜的關照。

無論從哪種角度來看,背後的推手無疑是杜月笙,當然這只是人們的推測,具體內幕隨著兇手的死亡而成了謎案。

文/秉燭讀夏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BFTuXQBd8y1i3sJwA8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