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深山有座千年古寺,建在懸崖邊上,獨自居住著一位中年男子

2020-08-01     芒果旅行日記

原標題:雲南深山有座千年古寺,建在懸崖邊上,獨自居住著一位中年男子

芒果旅行日記:雲南深山有座寺廟,距今千年歷史,建在懸崖邊上,方圓幾里無人煙,獨自居住著一位中年男子,這是怎樣的一座寺廟呢?跟著芒果去看看。

這座寺廟叫茶房寺,位於雲南省大理州巍山縣牛街鄉愛國村,處於瀾滄江的重要支流——黑潓江東岸的筆架山懸崖上。茶房寺距離巍山縣城70多公里,沒有班車到達也沒有公路直達,需步行前往。

因交通不便即便很多巍山本地人都不知道茶房寺所在地,甚至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這個名字。我也是和幾位在巍山居住了很久的朋友一起前往才知道的,因為其中有一位朋友曾經到過此地。

下車後沿著小道往上爬了一段路,拐過一個彎,就遠遠地看見了茶房寺,好像鑲嵌在懸崖峭壁之中,險峻異常,四周古樹參天,寺廟若隱若現,一路上沒有遇見過其他人。

走了一段路後開始出現石板路,和麗江的茶馬古道非常相像,後來聽說這條真的是茶馬古道,雲南的茶馬古道除了進入西藏,還有一條是去往緬甸。後者會經過大理巍山,就在茶房寺下方路過,很多行人會到寺里喝茶休息上香祈禱,因此茶房寺曾經也是非常熱鬧的香客往來不絕,只是如今歸於沉寂幾乎無人知。

據說明代著名探險旅行家徐霞客曾經也沿著茶馬古道到過此處,這段經歷在他的《滇游日記》有記述。圖為茶房寺下方的茶馬古道。

一路上藍天白雲,鳥語花香,高大的樹木遮天蔽日,走在底下非常涼爽。在寺廟下方還有一株古樹非常奇特,樹根處長出了個非常大的樹瘤,形狀居然像烏龜,傳說喜歡負重的霸下背了一株古樹到達此處,忽然聽到經聲受到感化,於是停了下來。也說說法是這本是一株普通的樹,因長期受到佛號經聲的薰陶而有了靈性,長出了烏龜的模樣。

路過古樹沿著石階繼續往上走,路越來越陡,到大門處更是又陡又窄,那種感覺就像爬拉薩布達拉宮靈塔時的感覺。圖為茶房寺大門,上書靈岩寺,因大部分建築在六七十年代時被毀了,所以現在看到的建築基本都是近幾年重建的。

進入寺廟,遇見一位中年男子,相談得知他是本地的一位居士,獨自居住在這裡,一個人守著這座懸崖寺廟。據他所說,茶房寺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是無人居住,他也是近兩年才來的,問他怎麼解決飲食問題,他說定期會有人送物資上山,寺里有山泉水,是從山上引下來的,平時都是自己做飯吃。

寺廟有兩層,依懸崖而建,一層供佛像,二層放物資,樓梯就是沿著懸崖而上。外面還有一塊菜地種滿了蔬菜。一層旁邊還有一個小門,有一條小路可爬到懸崖上,上面長滿了蘭花,據說是開出的花是藍色的,非常獨特。

牆上刻著徐霞客到茶房寺的遊記:「余謂此景不可失,乃循回磴披石關而徙之。閣乃新構者,下層之後,有片峰中聳,與後崖夾立。中分一線,而中層即復之;峰尖透出中層之上,上層又疊中層而起,其後皆就崖為壁,而綴以鐵鎖,橫系崖孔,其前飛甍疊牖,延吐煙雲,實為勝地……」

這樣奇特的懸崖寺廟是由何人建於何時呢?據這位中年男子說,是始建於唐南詔國期間,當時南詔國受唐朝影響佛教盛行,建了非常多的寺廟,因此距今有千年歷史。

但也有資料說是建於明朝天啟年間,是明朝戶部尚書龔和梅在入仕為了安心讀書不被打擾,在這深山中建了一座小樓,後來他高中進士這座小樓便廢棄了,當地僧人便把它改建為寺廟。

如此奇特的懸崖寺廟,如不是親眼所見,真的很難想像。同行的一位朋友說,如果不是已經寺廟有主了,他真想在這裡度過餘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9_AqHMBeElxlkkaJRO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