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省委宣傳部舉行「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湖北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發布活動,主題為「萬重阻隔化通途,湖北交通崛起『祖國立交橋』」。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王本舉介紹了70年來湖北交通運輸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及交通運輸發展相關規劃。
大會上,湖北省描繪出激動人心的交通新藍圖:3年內,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公路、鄉鄉通二級公路,全省綜合交通網裡程突破30萬公里,基本建成水陸空綜合立體、互聯互通、安全便捷、綠色智能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省公路等級低,能勉強通車的公路不足1000公里,航道淤積、閘壩礙航,運輸工具只有1100餘輛破舊汽車和100餘艘小輪船。70年拼搏奮進,我省交通基礎設施實現歷史性大跨越。截至2018年底,全省綜合交通網總里程達29.55萬公里,綜合交通網密度達158.7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公路總里程27.5萬公里,70年加「長」275倍;公路總里程、農村公路里程、高等級航道總里程均居全國第三,創造了一系列湖北之最、中國之最、世界之最。湖北建成了新中國第一條人工運河——江漢運河;從萬里長江第一架起步,湖北建橋軍團走向世界,鍛造出閃亮的「中國橋」名片。
為貫徹十九大提出的「交通強國」戰略、建設「交通強省」,自去年起我省實施綜合交通運輸「三年攻堅」。具體包括:打造武漢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和襄陽、宜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打造長江、漢江綜合立體交通運輸走廊;打造鄂西交通綠色發展示範區、江漢平原交通振興發展示範區、鄂東交通轉型發展示範區;打造京九、京廣、隨岳、襄荊、十宜恩和福銀、滬漢蓉、滬漢渝、杭瑞等「五縱四橫」九條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形成與城鎮發展軸、重要產業帶有機銜接、溝通周邊城市群和各大經濟區、聯通國際的綜合運輸通道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