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宜修皇后為何敢直接頂撞太后?她的藐視註定了最後的結局

2019-10-22     羅小可在台北

文/羅小可

宜修皇后是《甄嬛傳》中飽受爭議的一個人物,她外表賢惠大度,實際心狠手辣,是後期甄嬛最大的對手。

而蔡少芬用精湛的演技把宜修皇后的狠毒詮釋得入木三分,非常有層次感,是一個可憐又可恨的角色。

《甄嬛傳》中宜修皇后最後被皇上打入冷宮,並甩下一句「死生不復相見」,從最榮耀的位置跌落,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輸家。

為何宜修皇后心思縝密,機關算盡,最後卻依然功虧一簣呢?

其實,她失敗離不開太后這個高深莫測的角色。

當時太后在病榻上勸宜修皇后收手,不要趕盡殺絕,最後自尋死路,但是宜修皇后不但沒有聽進勸誡,反而直接出演頂撞和怒慫了太后。

一向心機頗深的宜修皇后卸下了偽裝,直接在太后面前坦言自己的種種罪行。

但是她對形勢的把控還是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對太后的藐視更是註定了自己最後的結局。

太后(劉雪華 飾演)才是高深莫測的權力遊戲玩家,更是上一屆宮斗的冠軍人物,她與隆科多撲所迷離的關係竟然被宜修皇后作為把柄,於是想要通過平衡來制約宜修,讓她的力量不能失去控制。

對於純元皇后的死因,太后是心知肚明的,但是她依然選擇保全宜修是因為要穩固烏拉那拉氏的榮耀和風光。

但是鑒於當時的環境,宜修皇后已經成功地掃除了華妃的威脅,更是讓甄嬛離個宮出走,安陵容和祺貴人成為忠心不二的棋子。

宜修皇后太得意了,以至於忘記了自己的危險處境,畢竟這種皇室的婆媳關係其實更為複雜。

作為笑到最後的人生贏家,太后從來都不是省油的燈,她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甄嬛傳》後期甄嬛能夠成功回宮,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太后開了金口。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太后給了甄嬛能夠重新回宮的天時和機會。

那麼,太后選擇重新扶植甄嬛,主要目的是什麼呢?

她對於宜修皇后的控制是雙向的,一方面不希望她的位置受到威脅,另一方面卻又不希望她的力量過於強大,失去控制,最後無法收場。

​出於皇帝子嗣綿延的考量,太后決定出手打壓下皇后的勢力,所以才有了甄嬛的成功逆襲。所謂成也太后,敗也太后。

宜修皇后的最大失誤在於,不僅僅沒有揣度太后的心意,反而一錯再錯,最後萬劫不復,自食其果。

正印證了太后數落她的那句台詞:「烏拉那拉氏遲早要毀在她手裡。」

蔡少芬把宜修皇后的形象最大程度地還原了,她的自卑,她的絕望,她的腹黑,都是《甄嬛傳》最大的看點之一,而「臣妾做不到啊」一時間也成為了熱門的網絡用詞。

各位親們,你們如何看待蔡少芬主演電視劇《甄嬛傳》呢?歡迎留言!

註明:圖片均來自網絡,文章是羅小可原創,抄襲必究。

作者:羅小可,一個嫁到台灣的媽媽,寫在台灣的一切,執迷於各類影評劇評。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K8-W0BMH2_cNUg0X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