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攀比之下的自我煩惱

2019-07-30   丁明念響

用不著操心去裝門面,不必苦心焦慮去勾心鬥角,也不必為了妒忌別人和患得患失而煩惱。——馬克·吐溫《鍍金時代》

多年前馬克·吐溫的關於煩惱的這句話正是喻意著許多的煩惱來源與他人的關係,這倒和這本書第2夜裡談到的核心觀點類似:一切煩惱皆人際關係。

青年和哲人的辯論還在繼續,畢竟對於個體心理學來說,知道是一回事,真正把這個理論用在自己身上,卻是需要漫長的時間,不能僅僅通過幾夜的論辯就能夠把人說服,否則這世界上就不會有那麼多紛爭了,所以還需要繼續辯論下去。

一切煩惱皆人際關係

當青年疑惑自己,不相信自己時,他說道:對自己沒有自信,對一切持悲觀態度,還有就是太固執,非常注重別人的看法,而且總是活在對別人的懷疑之中。不能活得自然,總覺得像是在演戲。

解決的方案只有一個,如同阿德勒說過的:要想消除煩惱,只有一個人在宇宙中生存。

只是地球看上去還是太擁擠了,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加劇,男耕女織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武俠小說中那種退隱江湖找個沒人的地方生存其實早也不存在,不然看那些去終南山歸隱的人,吃喝拉撒還得和現代社會有扯不開的關係,有些因高房租而重回都市,歸隱變成了一種無法達到的無俗狀態。

而這些歸隱的人想要消除的也是人世間的煩惱,要遠離人際關係的束縛,但是這樣的想法至少目前來看還無法成行。

包括孤獨感的存在多多少少也是因為與人的隔離造成的,如同哲人說的,感覺自己被周圍的他人、社會和共同體疏遠才會孤獨。人作為社會中的人時才有可能體會到孤獨的感,不然若要問真正想歸隱的人則是沒有孤獨感,因為他們就是要逃避出社會人這樣的概念。

最終引出了這一夜的關鍵思想:一切煩惱皆人際關係。

自卑的由來和藉口

人際關係帶來的另一種自我臆想的感覺則是自卑。

人們常說的,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的孩子,有一個女人叫別人家的女人,還有一個男子叫隔壁老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關鍵是對比的時候再想像一下自身的不足與缺憾,這種自卑感由此而來。

通常的情形,騎著自行車走在馬路上,若是一輛豪車從身邊開過時鳴了一下笛子,搞不定騎自行車的人會說,不就是開了一輛好車嘛,有什麼得瑟的。這不是噴,而是一種隱形的自卑在作怪罷了。開豪車的人會如何想呢,可能只是簡單的提醒一下前方騎車人注意罷了。

很多這種自卑的想法多數來自於主觀的臆測,以為別人如何看,以為別人如何想,卻不知道可能僅僅是自己的主觀作怪了。

18度井水的故事可能很好的說明這個,同樣是18度井水,如果周圍客觀條件是冬天,個人就會感覺水暖,如果周圍客觀條件是夏天,就會感覺水涼。說明客觀條件對人主觀有不可磨滅的影響

阿德勒說:無論是追求優越性還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態,而是一種能夠促進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長的刺激。

只是面對這種刺激會有兩種不同的反應:一種是不滿足現狀,不斷進步,鼓足勇氣往前沖,努力去尋找生活的意義;一種是把這種刺激當成了藉口,沒有向進邁進的勇氣,什麼也不做就斷定自己不行,現實無法改變。

阿德勒的心理學重視自卑情結,在他的《自卑與超越》中特別指出如何去幫自卑的人,不是告訴人家自卑就成了,而是要找到他人生態度的缺點所有,並在他缺乏勇氣時給他鼓勵。只不過作為閱讀者來說,最重要的則是尋找到自我的自卑所在,然後學會自我鼓勵,所以這本書叫做《被討厭的勇氣》的另一種理由了,要戰勝自我,學會面對這種討厭的勇氣。

人生不是與他人比賽

自卑也許人人都會有,但是關鍵是如何超越自我,追求優越性,這也是這本書一直倡導的觀念。

哲人說的:不與任何人競爭,只要自己不斷前進即可。

若放在學生學習身上,若是一個學生一直緊緊盯著班級上其他的學生成績如何,盯著班級第一名的成績如何並想超越,那可能反而超越不了,心緒會不停止受到影響,但是當把眼光聚焦於自身,是和自己比時,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也許會取得更好的成績了。

若與他人相比,則一定會有勝敗之說,那麼當失敗到來時,則不可避免會帶來自卑感或者優越感,到時不是超越自我,而是不知不覺把他人及至整個世界看和敵人。

書中還有另一個引申出來的重要觀念,則不是把他人看作是敵人對待,而是夥伴。當跳出所謂競爭的怪圈之後,就能誠心的把他人當作夥伴來看,他人獲得幸福時則是祝福他人,然後自己會努力著自我的幸福了。

這樣,人生就不再是一個冰冷的競賽場,而是一個夥伴場,人際關係的煩惱則會少了許多。

人生的三大課題

第2夜中還談到了阿德勒心理學關於人的行為和心理方面的目標,行為的目標有:自立和與社會和諧相處。心理目標則是:我有能力的意識和人人都我的夥伴的意識。

通過這些目標的設立從而正確面對人生的三大(人際關係)課題:工作課題、交友課題、愛的課題。

對於工作課題來說,生活中的分工已經明晰這是無疑問的,同時工作中的分工也一樣無處不在,當今社會就是一個不斷與他人合作的社會,除非特別簡單的任務可能獨立完成,一些複雜的任務則是需要多人來合作的。

比如波音飛機的零部件由70多個國家的545家供應商生產,這些供應商遍布全球各地,需要大家一起合作生產合格的零件,然後再在波音公司完成最終的組裝,而組裝可不是一個人來完成的,需要許多人配合操作,才能完成這種複雜的工作,所以有人說,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搞懂波音飛機是如何組裝的,但是這麼多人放在一起卻能夠組裝一架飛機出來。

說到交友課題時,那就更不陌生,只要是社會中的人,除非真的要成為不食人間煙火的修士,否則都會與各種不同的人打交道,在這種打交道的過程中也是不斷結交各類朋友的過程了,把這些朋友當成敵人還是夥伴呢,只有當成夥伴才能結交真心的朋友。

到於愛的課題,這是一個更為宏大的命題,卻不是人人都做得好的。

阿德勒不同意束縛對方這一點。如果對方過得幸福,那就真誠地去祝福,這就是愛。只有與他人在一起可以無拘無束的時候,才能夠體會到愛。

愛這個課題在個人看來是這三大課題中最難達到的,看《新龍門客棧》電影中,邱莫言和周淮安是患難中見真情,應該對雙方都無比信任,結果當周淮安假裝與金鑲玉結婚時,邱莫言卻有點疑惑了,這種對於愛的課題還是沒有看透,若真看透,那應該是保持一種平淡而自然的狀態了。

不在於被給予了什麼,而在於如何去使用被給予的東西,在這第2夜的討論中,引出了如何學習阿德勒心理學的方法,則是去使用心理學,而不是擁有的心理學。

只有真正開始使用心理學了,聚焦點和起作用的在於自己,而不是別人。不是僅僅做語言的巨人,更是要有勇氣去追求卓越性,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