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都知道,寶寶的坐起,爬行到走路這些大動作都是孩子的成長發育的重要里程碑。上個周末一群媽媽聚在一起,話題總是離不開年幼的寶寶:
"我家孩子居然會爬了,以前都是躺在床上不能自已,昨天竟然自己爬到床到那邊!"
"我家那個已經會坐起來了,不需要我們的攙扶,腰板直直,我家先生可開心了,還拍照發朋友圈。"……
有些媽媽則是實名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會爬會坐,有些甚至還會搖搖晃晃的走,看著自家傻傻的孩子,心裡只能幹著急:這可怎麼辦?
其實,今天我想和大家講講寶寶大動作發展中最重要的兩個動作---"坐和爬"。這兩個環節至關重要,起到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你們知道寶寶是什麼時候開始"爬行"和"坐著"嗎?
中國有句古話:"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九扶立、周會走"。說的就是嬰兒整個大動作發育的完整歷程。而我們的孩子會因為個體的不同有些許的差異,比如到底是先爬還是先坐,時間上的跨度差異。
一般來講,小寶寶在4至7個月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慢慢練習"坐起來"。寶寶會先從"靠坐"開始,當孩子表現出想要翻身坐起的慾望,父母可以嘗試給他支撐和幫助。適當的坐一會,在五個月左右,他們就會自己尋求支撐物扶坐起來,家長就不用太緊張了,只要保證他的安全就可以了。
讓他自己體會坐起來的力度和時間掌控過渡到獨自坐起。到了七八個月左右,孩子的肌肉發展和頸椎已經較為成熟,可以在無幫助的情況下獨坐幾分鐘,厲害一點的還可以用手去拿想要的東西。
當孩子會坐起來的時候,就馬上可以進入爬行的訓練了。一般是7至10個月齡,孩子雖然發現自己無法像媽媽那樣直立站立行走,但是卻發現了一個新大陸。原來四肢是可以貼在平面爬行的,只要蹬蹬小腳丫,就可以前進!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爬行小技巧:用小肚子貼地,手腳並行;還可能利用小屁股挪動的同時,推送自己的四肢前進;甚至懶一點的小寶寶會滾來滾去,最後咯咯大笑。
著名的兒科教授希爾斯還發現---爬行時期的孩子,很大一部分已經會用手腳交叉地前行,趨利避害,簡直太聰明了!
用好仰臥時間,是我們幫助孩子的最優方法!
最早提出仰臥時間的是美國著名的育兒專家,他們將其稱作"Tummy Time",也就是讓寶寶多趴一會的仰臥時間,有很很大的神奇功效,是促進孩子坐和爬的激素。
在孩子三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給孩子練習仰臥抬頭。可以給孩子有趣顯眼的玩具,引導他抬頭。讓孩子匍匐趴臥著,不僅可以鍛鍊寶寶的頭部、頸部到肩部的肌肉,甚至還可以減少孩子頭型畸形和偏頭。
"仰臥時間"也是寶寶最開始的去探索認識這個世界,亦是和父母增進感情的好時光。寶寶在這個時期最多接觸的就是爸爸媽媽啦,家長可以用亮晶晶的小玩意、可愛童趣的玩偶、會發出聲的小汽車、甚至是自己誇張搞笑的動作,來吸引孩子注意力。鼓勵寶寶多向上看,用手去觸碰物體。
在孩子會爬的時候,就更加好玩了,父母可以拿一些孩子最感興趣的小物件逗逗孩子,一邊爬一邊期望的看著,鍛鍊自身的平衡能力。媽媽也要記得不要太高難度,有一定的距離就給孩子,孩子才會有動力繼續下去。
重視孩子的"坐和爬",父母的引導很關鍵!
- 仰臥時間的小遊戲
1)仰臥拉坐:
這個遊戲適合5至6個月的寶寶,孩子已經有了想要坐起來的慾望。
媽媽可以每日帶孩子練習6到8分鐘,讓寶寶先仰臥在床上或者是墊子上,媽媽讓寶寶的掌心抓住拇指,其他四根手指就稍微出一點力捏住手腕,帶動孩子輕輕起來。邊拉孩子起來的過程可以說:"起床咯,我們要起來了!"接著可以輕柔的帶孩子躺下,"哎呀,又要睡覺了!小懶豬是你嗎?"重複幾次,讓孩子感受到玩樂和其中的成就感,我可以坐起來了!
2)坐飛機飛高高:
這個遊戲會給孩子刺激感和歡樂,媽媽或者爸爸躺下,將寶寶放在小腿上,慢慢的抬升降落,笑著引導孩子:"飛高高咯,坐飛機啦!嗚嗚嗚……"!
美國資深的育兒學會還鼓勵家長,可以給年幼的寶寶建立一條"荊棘之路",不要害怕,其實就是用小枕頭、各式各樣的玩偶、盒子等放在孩子面前當做越行的障礙物。鼓勵孩子自我進行探索和穿越。
當然了這裡要特別講一下安全問題,寶寶嬌嫩,家裡的邊邊角角一定要包裹好,特別是茶几和桌子柜子那些尖銳的角,可以到某寶買海綿角貼貼好。寶寶也是不穿鞋的在地上爬來爬去,就要注意玻璃碎片和地上一些壓迫性的物體。給孩子一個乾淨安全的環境。
3)坐起和追趕的樂趣
和孩子玩小遊戲是增進他們對於這個動作最開始的熟悉,被動的讓父母引導,而接下來就要讓寶寶主動的想要去做"坐和爬"。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其實很簡單就找准寶寶的樂趣所在。
當孩子會坐起來會四處爬來爬去,但是嬰兒的依賴本性還是沒有消逝,他們會找父母的身影。那麼媽媽就可以用"自己去刺激孩子",將孩子放在地上,與孩子相隔的距離則是根據他們的能力和年齡而定。一開始可以是1米左右,循序漸進,後面慢慢變遠,媽媽就在那裡鼓勵孩子自己爬過來。
有些孩子可能會比較抗拒,不願意配合,就在原地哭鬧等你去抱。那麼我們就可以先用孩子最喜歡的小物件,例如媽媽亮閃閃的首飾、會發光的玩具、有趣可愛的玩偶等。"寶寶加油,你是最棒的!""你看這是什麼?還會唱歌哎,快過來看看!"
4)對拔苗助長說不
這是最重要的,幼兒的生長發育是有規律的,不要因為別人家的孩子早早就會坐和爬,媽媽就焦急的訓練自家孩子。
過早過量的坐爬訓練,這些動作會對年幼的寶寶造成脊柱和四肢的損傷。我們如果發現孩子某些動作滯後於正常的發展,只要給予適當的幫助和引導。如果真的是滯後超過2個月的大動作,那麼就帶孩子去醫院進行專業的檢查和就醫。
媽媽可以對照上面講到的每個年齡階段不同的動作發展,拔苗助長只會讓孩子過早的枯萎。
一切事物都有其發展的規律,可能在你不經意間孩子就學會了坐和爬,甚至是走路。不要太過焦慮,只需要給予孩子一定的輔助和引導,重視最關鍵的"坐和爬",你就贏了一半。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於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