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遭遇否定的時候

2020-07-08     育兒祖曼安

原標題:當孩子遭遇否定的時候

孩子怕的其實不是失敗,而是被人否定。——武志紅

暑假到了,我想讓孩子的假期充實起來,除了吃好玩好休息好,適當地安排了一些體能訓練,畢竟7歲的小孩是身體瘋漲的年齡,多活動益處多多。經朋友介紹,我選了一名羽毛球教練。但是孩子不太情願,覺得剝奪了她一部分自由支配的時間。我覺得無所謂,說了幾句鼓勵的話,我們就驅車前往體育館。

到了場地,看到有很多人在練球,館裡很嘈雜。三伏天裡,這個環境確實有點躁。但是有風扇,並且教練看起來經驗很豐富,還有一名年齡相當的小孩一起,我覺得還可以,打算招呼女兒過去。一扭頭,孩子躲到一邊的凳子上,死活不過去。我費盡口舌,她也不願意。沒辦法,我強拉著她去場地看一眼,想讓她看看別的孩子怎麼打球,也算沒白來。但是她一轉身又跑了。我只好走過去跟教練道歉。教練和他的助手也過來勸了幾次,未果之後悄悄跟我說:「你得讓她參加這樣的活動,這樣的性格容易得心理疾病。」我惴惴不安,但是本著鼓勵而非強迫的教育方針,還是帶孩子回家了。

如果不是我對兒童心理有一點點了解的話,我真的會很生氣。一是女兒太倔強,不想學的怎麼說都不肯就範。這在她不到三歲時上早教班就體現出來了。接著我給她安排的內容,什麼機器人,竹笛,美術都被她當場就拒了。「父母之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而我這顆愛女之心,可謂「傷痕累累」。

第二個讓我生氣是教練的評語。相信沒有哪個媽媽願意聽別人說自己的孩子會有心理問題。教練是出於好心的提醒,可能也有想讓孩子報班學習的想法,都是正常的。只是,這種評價讓媽媽多少都有些不舒服。

雖然都是小事,但是當孩子遭遇質疑或者否定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冷靜分析,低調處理問題,高調肯定孩子。

李湘的女兒王詩齡在參加一檔綜藝節目中,被一個小女孩質問「是你媽媽給你吃了很多東西嗎?為什麼你那麼胖?」王詩齡聽完就低頭哭了。李湘安慰女兒:「以後有人問你這樣的問題,你就告訴人家我還小,還在長身體,營養是很重要的,長大了就好了,畢竟以後的路還很長。」沒有焦躁、生氣,李湘只是提示那個提問的小女孩:以後如果你見到胖胖的小女生,請注意一下你的說話方式,改變一下或許可以成為好朋友。後來李湘面對採訪時說:「醫生說王詩齡的體重並沒有問題,在正常合理的範圍內,只需要增加一些運動量,以後的王詩齡一定會變高變瘦的。」

我仔細分析了一下,女兒也不是什麼課都拒絕,那個機器人的課程,一開始對當時4歲的女兒來說比較新奇,因為搭積木的方式比她在家自己玩有所創新。但是時間久了,女兒覺得索然無味,她喜歡上編程了,所以要求我換課;竹笛課的老師是個古板的老頭,她拒絕上課,但是鋼琴課在美女老師的帶動下,堅持得還不錯;美術課試聽的時候老師在大螢幕上演示了冰淇淋的畫法,她筆都不拿,拒絕聽課,卻回家畫了滿滿兩頁的各式冰淇淋。現在女兒的英語、編程都學得不錯,舞蹈也過了六級。曾經參加過健美操表演,她可是C位出演。結合這次羽毛球課的經歷,我感覺她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女生。因此回家之後,我沒有再提學羽毛球的事,而是徑直帶她去公園玩了。

其次,家長要不斷學習、充實自我,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心理學上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應用在孩子身上絕對有奇效——讚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能改變人的行為,增強自我價值,使人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也就是說,你期望孩子好,就多給予鼓勵。

電影《阿甘正傳》中,身體和智力都有殘缺的阿甘在母愛的呵護下茁壯成長。首先,阿甘的媽媽找鐵匠專門打造了一個「護膝」幫助他走路;其次,學校不接納智力有問題的孩子,阿甘的媽媽認為孩子不是傻子,而是慢了一些而已。她一直對兒子說:「你和其他人是一樣的,你和其他人沒有區別。」正是這種積極的暗示,最終促成阿甘成長為一個傳奇。

如果孩子不喜歡一些人多、公開的場合,家長不能隨便摁上廣場恐懼症的帽子。多帶孩子和小朋友一起參加活動,提供一些展示的平台,孩子漸漸就會適應。

再次,學會使巧勁,借力打力。這個年齡的孩子,非常在意別人的評價。在孩子擅長的舞蹈課、英語課和鋼琴課上,每當老師鼓勵的時候,我就重複一下老師的評語,並趁熱打鐵,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放手讓孩子去做。

成長總是伴隨著煩惱,更充滿了驚喜。作為家長,千萬別被一些外在的評價蒙蔽了雙眼,因為只有你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最能影響他的人生。即便孩子遇到了否定的評價,只要作為家長的你不放棄,孩子必然會有勇氣。如果你愛自己的孩子,就請理解他、支持他,為他點亮一盞希望的燈,永不熄滅!

當孩子遭遇否定的時候,你時怎麼化解的?歡迎關注、評論、轉發,讓我們和孩子一同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w-JLXMBnkjnB-0zwfJ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