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湖北一中學招9名老師,6人是清華北大碩博!太浪費?

2019-11-20     中國經濟網新媒體

這兩天

湖北一所中學火了!

11月18日

華中師大一附中在學校官網上

公布了該校2020年第一輪

教師招聘擬錄人員的公示名單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了解到

第一輪9名擬錄人員中

6人是頂尖大學博士

其餘3人也都是清華、北大的碩士

9人中,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就有6人

這份耀眼的名單

瞬間引發高度關注

不少人直呼

「華師一附中師資太牛了」

也有一些網友提出

「清華北大畢業生去中學教課是否太浪費?」

面對外界和媒體的關注,華中師大一附中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學校三年內退休的老師比較多,計劃引進一批高學歷高水平優秀畢業生逐步補充。此次招聘擬錄的9名老師,都將擔任高中教學一線教師。學校實施青年教師培養計劃以及師徒結對,讓資深教師一對一指導他們上課,學校鼓勵他們通過校本課程、PBL基於項目的學習、和STEAM課程,建立實驗室為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提供更多的機會。

據介紹,該校早在2003年就引進了第一位生物學博士,此後每年都有招聘名校碩博畢業生進校擔任教師。之前第一批引進的博士和清北的畢業生,在學校成長很快,已經成為競賽教練和某一個學科的優秀教師,學校在高端人才引進上嘗到了甜頭。比如,北大畢業的碩士物理老師李志強,能把複雜的物理問題簡單化,深受學生和家長歡迎,已經成長為物理競賽教練;生物學博士吳紅勝老師,開設的校本選修課程深受高中生們喜愛,指導的學生課題已經立項為省級課題;北大的博士鄭曉蕙老師,除了講授化學常規科目,還兼任化學競賽教練工作,工作投入,為學校化學競賽工作開闢新的天地。

華師一附中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繼續引進一批優秀的高學歷畢業生來校任教,招聘有教育理想的高學歷人才來校工作。這位相關負責人說,此次招聘擬錄用的9名教師中,碩士平均年齡25歲,博士平均年齡28歲。他們視野開闊,了解學科前沿知識,對於拔尖人才培養有很好的示範作用;他們多數是復合型人才,不局限某一個學科知識,對於學生跨學科學習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高中化學競賽崗位,擬錄人員是北京大學博士,高中也畢業於華師一附中,2011年通過化學競賽保送北大,畢業後又回到母校工作。

名校碩博教中學浪費嗎?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導郭元祥認為,基礎教育是教育的根本,教書育人談不上「浪費」。

有一批高素質、專業化的博士生參與到中學教育中來,在知識結構、學科引領上都有自身優勢。尤其是,國家也鼓勵通過綜合性大學和非師範類高等學校的參與,來提高教師隊伍的質量。

在國際上,名校博士去教中小學,也很普遍,「只要是全心投入教育,就不存在大材小用的說法。」郭教授表示,他唯一擔心的,就是他們可能沒有經歷過教師專業訓練,需要日後在工作中進行強化。

今年10月,深圳一所高中發布了擬聘名單,20個錄取者中,有19人畢業自清華、北大,也曾引發對「中學消費高學歷」的討論。

當時,據報道,教育專家認為,「高學歷人才擔任中學教師引發討論,表明社會的人才觀念滯後。如今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比例以及研究生人數規模都比之前有大幅提高,很多地方的中學教師招聘基本都要求碩士以上,所以碩士、博士到高中去當老師是一個新常態。

也有家長表示,高學歷畢業生到中小學當教師不算「學歷高消費」。第一,學歷與知識積累,有許多考查維度;第二,名牌中學教師職業,社會地位高,還有不錯的福利,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三,擴招之後,碩博畢業生增多,就業競爭壓力也隨之變大。

近日,錢江日報還採訪了在杭州某中學教書的儲老師。他本碩博都就讀於北京大學。儲老師表示,一年時間讓他發現,高學歷的名牌大學畢業生來中學當老師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他當初來中學應聘時,同行的六七十人,都畢業於清華、北大、復旦等知名院校,除了碩士、博士以外還有很多是博士後。

對此,你怎麼看?

來源:湖北日報、錢江日報等

責任編輯:胡晨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uFHjW4BMH2_cNUgIvr9.html









全球闢謠

20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