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禮儀,生活中的教養!康會長細講《弟子規》第二十集 (下)
我們繼續學習「長者先,幼者後 」。在飲食方面,家裡來客人了,我們為客人準備了一桌子的飯菜,我們要知道先讓最主要的賓客坐在主位;比自己年齡大的,讓他上座;比自己年齡小的,那就坐在側位,這就是「長者先,幼者後」。
這個「長」指的是什麼呢? 指比自己年齡大的長輩(包括哥哥、姐姐),但是在政府裡面那就是分職位了,那就不能分年齡了。 比如說這個人是市長, 如果我們有下屬的同事是處長或科長,你年齡再大也不能坐在主位上,因為他的地位很高, 所以「長者先」分好幾個意思,不一定是年齡大,是分情況和場合的。
但一般在官方裡面就得論地位,在家庭里就論年齡依次排開。在座位上這麼講,那麼在飯桌上呢,我們一般的禮節,就是夾菜,給左右夾。你不要給對方夾,因為離的太遠夾菜時把菜湯灑在外面,這就不禮貌了。
還有給別人夾菜時也得分情況,比如我們在一起吃飯,你不停的給對方夾菜,你也不知道他愛不愛吃,反正你覺得好吃,就一個勁的夾,對不對呢? 在態度上好像對,但是在情理上不對,人家不一定能愛吃啊! 有的菜嚼不動, 有的菜不愛吃這個味道,你是給他夾了,可最後剩了一盤子,這個就不好了,所以這些吃飯的禮節我們都需要學。 包括倒水、倒酒都有禮節,我們來客人了,有的是年齡大,但地位低,那你就先按地位來依次排序。
接下來我們學習「長者先,幼者後」有關走路方面的禮節;我們和長者走路時要走在長者的後面,不要在長者前面行走,因為長者的影子在前面,如果走在前面我們一定會踩了長者的影子,那就是不敬。
我們提到聖人孔子,孔子看別人的影子,他會繞道而行,他都不會去踩,他的恭敬心已經到了極處。 別人的影子他都不忍心踩,他能去傷害人嗎?
一個人敬到一定程度了,那麼與長者同行,我們應該走在長者後面,與兄長同行時,我們應該走在斜側;稍斜的位置,這些都是規矩啊!
我們在這方面要了解,無論走到哪裡別人一看就知道你是受過禮教的人,會對你另眼相看。
當然,沒有禮,我們這個社會就亂了。
管子講:「禮、義、廉、恥 」國之四維呀! 禮者敬而已!如果沒有「禮」,也就是沒有恥了。人要是沒有了恥心,什麼事情都敢做。
孟子講:「恥之於人大矣,以其得知者聖賢,失之者禽獸爾。 」沒有恥心什麼都敢幹,所以說「禮」的教育不可廢。
我們今天學《弟子規》就是「禮」,你看這幾件事情內容非常廣博,這裡透露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也是文明的素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kPJi3QBLq-Ct6CZnMP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