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送養」與「未成年性侵事件」,傷害了多少人?

2020-04-16     平安金山

近日,山東高管鮑某明被指性侵養女一事持續發酵。據媒體報道,當事女孩的母親將女兒「送養」給鮑某明,再次讓「未成年人遭性侵」與「送養孩子」兩個話題被熱議。


━━━━━

重點:私自收養是違法行為


民間送養的違法行為實際上已存在多年。


民間送養起源與問題


所謂民間送養,準確的說是私自收養。


我國法律對於收養條件、放棄撫養權等都有著嚴格的規定。但在現實中,一些人因為各種原因(如:不能生育、失去孩子、幫扶孤殘兒童等)想要收養孩子,卻無法滿足法定的收養條件。另一些人由於自身原因(如:無力撫養;重男輕女等原因)不想再撫養孩子,於是就催生了「私自收養」的違法行為。


他們沒有辦理收養登記,自行建立了親子關係或者類親子關係。據中國日報網報道,以重慶地區為例,1992至2005年,私自收養的兒童將近19800個,而同期合法收養的孩子僅為5100人。


被私自收養的兒童處於原生家庭、國家監護與收養機制的罅隙之間,TA的人身權利(如:身體權、健康權、生命權、受教育權等)很可能會受到侵害,導致遭遇性侵、虐待、遺棄等。

2013年,河南省蘭考縣「愛心媽媽」袁厲害收留無家可歸兒童的處所發生火災,7名孩子死亡。2018年,河北武安市「大愛媽媽」李利娟收養過百名孤兒,最終因敲著勒索等罪名被判刑。這些都是集聚性的、極端的私自收養案例。


以收養為名的黑產鏈


除此之外,以收養為名還滋生出了相關的黑色產業鏈:販賣嬰兒產業鏈,出生醫學證明產業鏈。

有些人養一堆孕婦,以收養為名賣孩子。2019年,湖北公安破獲的一起案例中,涉案的QQ群里有大量交易信息,涉案人員將交易費用說成營養費用,而且有特殊的暗語。

另外,某些醫療機構也存在違法現象。為了給私自收養的孩子上戶口,收養人往往通過地下渠道,高價向醫療機構購買真實的出生醫學證明。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全國特大網絡販嬰案主犯周代富以2000元的價格,購買了上百份出生醫學證明,然後又以5000元至12000元不等的高價賣出,從中獲利約60萬元。


專家呼籲,面對私自收養的違法亂象,一方面要在個案中及時充分地去救助受害人、懲治侵害人,另一方面要通過完善法律、制度等解決私自收養問題。例如建立起一個具有公信力的平台,來匯總、匹配需求和資源。


━━━━━

超6成未成年性侵案為熟人作案


性侵未成年案數據啟示:14歲以下占8成 7種跡象父母需關注 新京報動新聞出品(ID:xjbdxw


14歲以下受害者占8成


據「女童保護」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被曝光的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中受害者總數超750人。其中,女童遭遇性侵人數為718人,占比為95.74%;男童遭遇性侵人數為32人,占比為4.26%。


14歲以下的受害者占8成:2018年被曝光的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中受害者14歲以下的比例為80%,12歲~14歲(不含)占比31.87%,14歲~18歲(不含)占比10.40%,另有9.60%的受害人無詳細年齡;


超6成是熟人作案:2018年被曝光的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中熟人作案210起,占比66.25%;陌生人作案87起,占比27.44%;沒有表明關係的有20起,占比6.31%。


不僅如此,據王大偉教授介紹,每一起性侵害報案背後,就可能有6起隱案,一些發生在中小學的猥褻案件都沒有被發現,因為許多孩子不知道這是犯罪,也不敢告訴家長。

據《知心姐姐》雜誌社一項調查顯示,只有41%的學生表示「父母說過遇到性侵害時該怎麼辦」。


家長咋判斷孩子是否遭性侵?


未被告知的情況下,家長該如何判斷孩子是否遭受性侵?

有7種異常行為家長要格外留意。如突然出現有性特徵的行為,會觸摸自己或其他人的身體;突然出現對某些人的恐懼感;突然發生性格變化;突然有衝動性行為;睡眠失調;生殖器區域的疼痛、瘀傷,或身體上不尋常的痕跡;飲食變得沒有規律,因為頻繁受到性侵犯的女孩可能會暴飲暴食,希望自己不再具有吸引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jvRgnEBfwtFQPkdJ9M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