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陶生)
【1955年7月17日】費玉清小傳:橫跨老中青三代的金嗓歌王,如日中天時突然自我消失
費玉清,1955年7月17日生於台北,祖籍安徽桐城,本名張彥亭。姐姐張彥瓊因為崇拜影片《飄》的女主角費雯麗,改名為費貞綾。當時有一部電視劇叫《秘.諜.花》,裡面有一個角色叫費玉青。於是,費貞綾就在「青」字旁再加三點水,給弟弟起名費玉清。這樣姐弟二人就都有了新名字,而且還是一樣的姓。
小時候,費玉清功課不好,但痴迷唱歌。只要上學遲到,老師就罰他在大家面前唱歌。時間一長,他在眾人面前唱歌毫不怯場。逢年過節,都會給親友來上一段。
(費玉清與姐姐費貞綾)
1973年(18歲),費玉清參加中國電視公司舉辦的歌唱比賽,以一曲《煙雨斜陽》獲得第四名。後來,費玉清在歌廳駐唱,其間又考取部隊文工團,參軍服役。
早在1967年,姐姐費貞綾就進入演藝圈,小有名氣。在費貞綾的推薦下,費玉清在1977年得到著名歌曲作者劉家昌的欣賞,開始演藝生涯。他早期演唱的歌曲,基本都是劉家昌的作品,比如《彩雲微風》、《我心生愛苗》、《日落北京城》等。
(年輕時的費玉清)
1979年(24歲),他演唱了《晚安曲》,開始在台灣廣為人知。很長一段時間裡,台灣店家在夜晚打烊時,都要播放這首歌曲,告訴顧客們:今天的營業結束啦。
費玉清早期是一身藍黑色中山裝或西裝的打扮,顯得很俊俏。後來,就固定穿西裝,髮型也從中分變成三七分,比較像中規中矩的公務員,所以費玉清也就有「娛樂圈公務員」的綽號。
1970年代末開始,瓊瑤的言情作品是台灣影視劇的主流。劉家昌把費玉清引薦給了瓊瑤。於是,《庭院深深》、《一簾幽夢》、《你我曾經走過紀元》等歌曲成了費玉清的保留作品,他的名氣也更大了。
不過,在他這一時期的作品中,最為人熟知的《一剪梅》卻不是瓊瑤影視劇中的插曲。費玉清1983年推出此曲,1984年成為同名電視劇片頭曲。
據說,央視1984年春節晚會曾想邀請費玉清演唱此曲。但由於當時的兩岸關係,最終改為香港歌手張明敏翻唱。許多年後,大陸觀眾才知道這首歌的原唱是費玉清。
除了演唱之外,費玉清的主持功力也很了得。他主持輕鬆詼諧、張弛有度,獲得過兩次台灣電視「金鐘獎」最佳男主持稱號。尤其是他與哥哥張菲搭檔的《龍兄虎弟》節目,火遍整個90年代。
張菲是台灣主持界的大哥大,被人們尊稱為"菲哥";而費玉清也因此被人稱為「小哥」,並成了他另一個綽號。
此外,費玉清還主持過《飛上彩虹》、《費玉清時間》、《費玉清的清音樂》等節目,同樣廣受好評。他的演唱會也是自己主持,從不假手他人。
(費玉清與哥哥張菲)
進入21世紀,費玉清的事業又迎來新的高峰。2002年(47歲),費玉清與蔡琴在上海大劇院專場演出,演唱了許多老上海流行金曲。費玉清開始走出台灣,在大陸也有了影響力,成為華人世界的殿堂級歌手。
他每年堅持舉行幾十場演唱會,是市場的「香餑餑」。當年在歌廳時就練就出的「獨門絕技」,模仿秀、冷笑話等成了他演唱會必不可少的環節。
(費玉清模仿蔡琴唱歌)
2006年(51歲),費玉清與周杰倫合作了《千里之愛》,他開始被更年輕的觀眾所熟悉。據說,周杰倫一開始想找高凌風合唱。但周杰倫的媽媽的偶像是費玉清,周杰倫又比較「聽媽媽的話」,所以就請費玉清了。
費玉清與周杰倫確實完美地演繹了這首作品,珠聯璧合、相得益彰。費玉清也開始嘗試一些富有古典韻味的作品,留下了《山水合璧》、《傾國傾城》、《二分明月》、《月下待杜鵑不來》等代表作。
(費玉清與周杰倫合影)
費玉清也嘗試演繹了《3345》、《大王派我來巡山》等「神曲」。這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歡上了這位成熟、端莊又不失幽默的「大叔」。他的歌迷也橫跨了老中青幾代人。
他早年間講「葷」笑話的視頻,被人翻出,在網絡上四處傳播。許多人將他當作會「開車」的「悶騷」大叔,甚至冠以「東亞污王」的綽號。其實,講笑話只是他在演唱中調節氣氛的開胃小菜而已。
就在事業如日中天時,2018年9月27日,費玉清突然在宣布,自己將在完成2019年巡迴演唱會後正式告別演藝圈,而且絕對不會再復出,「自我消失」。
2019年11月,「小哥」的最後幾場演唱會放在台北,「小哥」的演藝生涯將定格在64歲!
(費玉清宣布退出演藝圈)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411篇作品,營員「陶生」的第45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