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鎮125支應急救援隊伍的戰鬥

2019-08-17     壽光日報

同心協力,抗擊颱風

「三天三夜」:從8月10日至8月12日,侯鎮化工產業園與企業利用三天時間72個小時,調集35支企業應急搶險隊伍、2180人先後投入到園區防汛搶險工作當中。

「三防線」:採用原有堤壩為第一道防線、大九路低洼路段墩袋為第二道防線、企業門口、倉庫及車間沙袋封堵為第三道防線,有力保障了全區企業的防汛安全。

在確定「三防線」的同時,侯鎮化工產業園區按照全市防範應對颱風「利奇馬」會議精神,先後3次召開部署會,迅速組織園區各企業立即啟動防汛應急預案,部署落實防汛防範措施,壓實責任,加強應急值守,並積極在園區組織築壩、排水、搶險、安置,有效保證了園區防汛安全。

備用物資準備就緒

組織機械、人力裝填沙袋

....

1

2

3

4

為保障企業安全提前進行封堵

全力以赴,眾志成城

關鍵時刻,反應越快,就越主動。8月11日凌晨5:00,侯鎮召開防汛防颱工作部署會議,針對41處主要河道壩口按照每處布置人員30—50人標準進行封堵加固,明確分工,夯實責任。鎮村幹部接到指令後,立即全力以赴投入到壩口封堵加固工作當中,他們不怕苦、不怕累,只怕時間不夠、雨水太大,他們來不及片刻休息,以特有的使命,扛起特別的責任,全力投身到抗災救災第一線。

1

2

3

4

生命至上 ,一個不落

1

2

3

4

越是艱險越向前,越是困難越擔當。為應對極端天氣,侯鎮把人的安全放在最高位置,鎮村幹部通過挨家挨戶敲門、大喇叭廣播等方式,立即組織丹河、彌河沿線40個村(包括劉家河口、小官莊兩個自然村)4萬多名群眾的轉移安置。他們有的喊啞了嗓子,有的泡在水裡幾個小時,但他們始終靠在撤離一線。

在設在岔河小學的臨時安置點看到,轉移安置在這裡的群眾已得到妥善安置,每名轉移安置群眾都能保障有飯吃,有水喝。侯鎮衛生院的醫護人員、急救車也隨時待命,確保轉移安置群眾有病能夠得到及時救治。目前,所有已轉移的安置群眾,按照有飯吃、有水喝、有臨時住所、有病能醫的標準得到保障。

號角聲起,自動集結

8月13日上午,侯鎮召開群眾生產生活自救工作調度會議,成立了損毀工程排查修復、保險理賠、安全維穩、衛生防疫及心理疏導、鹽田、大棚及養殖戶災後恢復等15個工作組,組織鎮村幹部群眾紮實開展生產生活自救。一是要求對所有的橋樑進行安全評估和警示標示設置,在未經專家評估完成之前不允許通行;二是發動各村通過廣播喇叭宣傳、鎮村幹部發動等方式,引導群眾開展衛生整治和生產生活自救;三是組織包村幹部、村幹部及醫院、供電、派出所、獸醫站等部門齊心協力、各司其職,全力幫助受災村群眾進行衛生整治、防疫消殺及生產自救,爭取儘快幫助群眾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

會後,全鎮所有包村幹部、87個村(居)「兩委」成員及相關部門迅疾行動,積極參與到幫助群眾生產生活自救中。為幫助嶺一村抽水排澇、清理淤泥,儘快恢復村民的正常生活,嶺二、嶺三、豐臺嶺等周圍村「兩委」成員、群眾及新華製藥公司、魯源科技公司職工自發行動起來,與嶺一村民共同整治衛生和進行衛生防疫,加快了嶺一村災後生產生活恢復的進程。

1

2

3

4

下一步,侯鎮將組織15個工作組團結一心、各司其職,繼續發揚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精神,堅決完成生產生活自救和災後建設任務。

來源:侯鎮人民政府

(戳下方標題)

1.最新戰報!彌河潰口封堵現場!全過程拍攝速度、力量和精神!

2.為什麼?洛城街道今年消失了一條「河」

3.東玉村村民往聖城黨工委送了一封信,說村幹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WiGnGwBvvf6VcSZRkPM.html




拆除!啟用!

20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