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契約精神何在?95年利率超10%的保單,直接勸人退保

2019-10-29     錢耳朵

隨著利率下行,現在的理財收益越來越低,餘額寶已經低至2.2%,銀行也才也只有4%左右,說到年金險,現在利率最高的也就是4.025%。

保險圈的朋友都知道,即便是4.025%,2019年8月30日,銀保監會發布了一則公告,以後最高利率只能是3.5%,超過這個收益率的年金險不在批了。

監管爸爸為何要這麼做呢?

所謂的年金險,就是我們先交錢,10年,20年甚至30年之後再領錢,第一它有強制儲蓄功能,如,有些人怕攢不住錢等。第二,它有一定收益。

為什麼監管規定收益不能太高呢?

保險公司拿了這個錢其實是去投資,然後到期在返還給我們,多賺的就是保險公司的利差。

但是保險公司的投資能力能賺多少呢?

比如,2018年保險業平均收益率創歷史新低,僅為4.3%。

這個水平要是賣4%收益的年金險,再減去運營成本,那就基本不賺錢了。

但是你知道嗎,90年代,收益超過10%的年金險都有很多,買了這些年金險的人就是把保險公司賭贏了。

為何敢給這麼高的收益,保險公司瘋了不成。

看一看那時候的通貨膨脹率你就明白了,尤其是93-95年,通貨膨脹率全在10%以上,94年竟然達到了24%。

所以保險公司給個10%的利率也就見慣不怪了。

但是,接下來的十幾年,銀行存款利率一直下行,由最高時的10.98%跌到了1.5%...

而已經賣出的年金險,利率絲毫不受影響,因為客戶每年領多少錢都是白紙黑字寫進合同的。

既然保單利率已經鎖定在了10%,每年約定領取多少就得多少,即便後面保險公司實際投資只有5%的收益率,中間5%的虧損也要保險公司自己承擔。

因此,當時這些保險公司出現了巨額的利差損,好長時間都沒緩過來。

保險公司也不傻,有的就開始玩套路了。

本來任何一款長期繳費的保單,如果有人退保,一般保險公司都會勸說客戶不要退。但是,對於90年代那些產品,保險公司二話不說直接退。

甚至在農村,保險公司還會安排員工去聯合村裡,給農村裡一些年紀大的老農民做思想工作退保。

一般會讓員工給客戶介紹目前低定價利率的新產品,加上一些福利說新產品多好多好,然後建議客戶購買新產品,對老產品退保。

總之,靠譜周提醒大家,如果前幾年買到6%以上的年金險,那就賺大了,現在的年金險最高才4%,銀行理財也就4%,你至少多賺了兩個點。

好了,今天咱們就聊到這,如果你有保險疑問,留言或者私信,我會及時回復

歡迎關注錢耳朵,專業的1對1保險規劃服務,幫你省40%保費。

點擊「了解更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RgcF24BMH2_cNUgIev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