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高空吸尿救人:各國航班必備急救設備都有啥?

2019-11-25     航利航空教育

航空維修專業者,每天和你分享不一樣的飛機新鮮事!

30000英尺高空上跪地為嚴重尿瀦留老人口吸導尿,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張紅這幾天紅了。這是19日發生在從廣州飛往紐約的南航CZ399航班上,當下事件的熱度仍在持續。


有網友提出疑問,為什麼還要用最最原始的方式來進行尿瀦留的排空?如果飛機上有了導尿管,就能避免這種華山一條路的狀況,及時幫助到老人。

  飛機上是否必須配備帶有導尿管的醫療箱呢?南都記者梳理髮現,為應對空中突髮狀況,緊急醫療包成為歐洲飛機的客艙「標配」,美國國會確立的法案則要求為每架飛機配備一個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和EMK(緊急醫療包)。

  相比於歐美,我國航空醫療急救體系處於不斷完善的階段,民航局2017年頒布的《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明確規定,機載應急醫療設備應包括急救箱、應急醫療箱、衛生防疫包。同時,2016年南航率先發起「機上醫療志願者計劃」、2017年東航啟動「東航空中醫療專家」項目……國內航司為提高機組的應急援救能力也在努力創新。

  國內現行民航規則沒有明確要求配備導尿管

  中國民用航空局於2017年頒布《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CCAR-121-R5) ,明確規定了機載應急醫療設備和訓練的要求。

  其中提到,一、載客飛機上配備下列應急醫療設備:急救箱、應急醫療箱、衛生防疫包。二、機組成員處置飛行中緊急醫學事件的訓練應當包括下列內容:遇有緊急醫學事件時的處置程序,包括機組成員之間的協調;應急醫療設備的存放位置、功能和使用方法;急救箱、應急醫療箱和衛生防疫包內物品和藥品的用途及使用方法;每一客艙乘務員還應訓練:心肺復甦和隔離消毒等知識和操作、至少每24個月進行一次復訓,包括心肺復甦的操作練習。但機組成員實際操練和復訓不需要達到或者相當於專業急救人員的水平。

  同時,也對每架飛機配備的應急醫療設備數量和醫療物品種類做出具體的要求:

  (1)每架飛機在載客飛行中所配的每隻急救箱內至少配備以下醫療用品:繃帶、敷料(紗布)、三角巾、膠布、動脈止血帶、外用燒傷藥膏、手臂夾板、腿部夾板、醫用剪刀、醫用橡膠手套、皮膚消毒劑及消毒棉、單向活瓣嘴對嘴復甦面罩、急救箱手冊(含物品清單)、事件記錄本或機上應急事件報告單

  (2)每架飛機在載客飛行時應當至少配備一隻應急醫療箱。每隻應急醫療箱內應當至少配備以下藥品和物品:血壓計、聽診器、口咽氣道(三種規格)、靜脈止血帶、臍帶夾、醫用口罩、醫用橡膠手套、皮膚消毒劑、消毒棉簽(球)、體溫計(非水銀式)、注射器、0.9%氯化鈉、1:1000腎上腺素單次用量安瓿、鹽酸苯海拉明注射液、硝酸甘油片、醋酸基水楊酸(阿司匹林)口服片、應急醫療箱手冊(含藥品和物品清單)、事件記錄本或機上應急事件報告單

  此外,還包括「每架飛機在載客飛行中所配衛生防疫包的數量不得少於每100個旅客座位1個(100座以內配1個)」。每個衛生防疫包應當配備以下藥品和物品:液體、排泄物消毒凝固劑;表面清理消毒片、皮膚消毒擦拭紙片、醫用口罩和眼罩、醫用橡膠手套、防滲透橡膠(塑料)圍裙、大塊吸水紙(毛)巾、便攜拾物鏟、生物有害物專用垃圾袋、物品清單和使用說明書、事件記錄本或機上應急事件報告單。

  也就是說,在國內現行民航規則里並沒有對「導尿管」或者「導尿包」做出具體的配備要求。

  美國商業航司飛機配有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和EMK(緊急醫療包)

  國外航空緊急醫療配備情況又是如何?根據歐洲聯合航空局法規表明,如果計劃路線的任何一個點預計可提供合理醫療援助機場的飛行時間超過1小時,大於30座的飛機必須攜帶緊急醫療包,機長應該確保合格的醫生、護士或者同等資格的人員以外,不能給予藥品。

  美國國會確立的《航空醫療救助法案(AMAA)》要求美國商業航空公司為每架飛機配備一個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和EMK(緊急醫療包)。另外美國航天醫學協會和美國航空運輸醫藥委員會建議緊急醫療配件,包括聽診器、口罩、注射器等藥物。每次飛行前,乘務員都要檢查急救包是否密封或者用完。航空公司每年對機組人員進行醫療急救培訓,包括熟悉急救包內容、常見急救手段例如心肺復甦等,並由衛生部門把關培訓質量。

  另外,FAA醫療手冊中明確規定機組人員必須熟知預防醫學、職業健康、旅行醫學、臨床醫學、流行病學研究等內容。除此之外,FAA還鼓勵機上乘客中醫務人員為患者提供醫療救助,《美國航空醫療救助法案》規定,任何人都無需為在航空飛行途中給緊急醫療救護的乘客提供幫助造成的後果負責。除非此人出現特別重大的過失或者違規操作。同時,美國注重對航空醫療救護進行安全演練,對指揮系統、部門協調、資源調度、通信系統、裝備能力等環節進行評估。

  國際民航:推薦指導配備「導尿管」,但不強制

  具體到,在國外飛機上是否有導尿管的配備呢?「資深機長陳建國」在其個人公號上亦提及,在IATA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推薦的文件里,沒有導尿管的要求。

  「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推薦指導是需要配備導尿管的,可以作為航空公司制定自己手冊的指導文件,但不是強制性要求,對於航空公司配備醫療用品和物品的要求是由所屬民航當局的規章規定的。低於所屬民航當局的規定是不合規的,但是超出所屬民航當局的規定的要求並非是強制的。不是每架飛機上都必須配導尿管、AED。所以涉事的航空公司飛機上不配導尿管也是符合中國民航規章規定的。」

  其還舉了個AED的例子,很多國家民航規章有這個要求,比如日本,機上需要配備AED。但中國民航並沒有要求,而ICAO的文件要求則是留給航空公司自己安全評估後自行決定。

  救人醫生:要求急救醫療箱中準備導尿管不太現實

  在救人事件報道之後,醫療自媒體「丁香園」發表了自己的觀點:「這背後,掩蓋了航空公司航班內急救物品嚴重不足的問題。」醫療急救領域大V「急診夜鷹」、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王西富醫生在自己的公號上也提到,「目前國內航空急救包估計可以吸氧裝置、有體溫計血壓計聽診器,有止血包紮輔料,有止痛退熱藥以及硝酸甘油類,有輸液液體,其他估計就是空白了。」

  「真正緊急事件發生,例如心臟驟停(需要除顫器AED)、急產(需要產包)、急性尿瀦留(需要導尿管),這些國內航空公司都是沒有的。而這些都是真要命的。」王西富表示,也許會有人說,這些專業的設備,乘務員也不會用。但實際上,很多時候,我們需要配置,可以提供給旅客中的醫護人員使用,甚至也可以在地面專業團隊的指導下使用。

  同時,網友們紛紛跟帖發表意見。一名稱自己曾經是醫生,現在是飛行員的網友道出其中緣由,從公司層面講,在飛機上增加醫療配置,可能會增加運行成本、改變機艙格局,還需要重新審定,也意味著人員及培訓等系列的變化。「提議雖好,但需要很多相關部門的配合,並非那麼容易。」

  針對質疑,參與導尿救人的另一位醫生——海南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主任肖占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稱,航空公司不可能在飛機上開個診所,把醫療器材都備全,飛機上的機務人員已經做得很好很到位了。「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航空公司的本職工作就是把客人安全正點的送到目的地,要求他們在急救醫療箱中準備導尿管這種東西是不現實的,也不可能。」

  肖占祥還提到,如果張醫生不吸尿救人的話,會拿小注射器一點一點抽,「但小注射器抽的和嘴巴吸的感覺還是兩樣的。」可能小注射器還是抽不出來,最佳方案還是他們兩個配合的這種方案。

  山東航空:每架飛機配備5個醫藥箱

  為應對緊急情況,山東航空每架飛機上都配備了1個應急醫療箱、2個急救箱和2個航空衛生防疫包。醫療用品及工具共39類,其中急救箱12類,應急醫療箱15類,防疫包12類。因為不同藥品、工具的保質期不同,長則三年、短則半年,綜合保障部的航衛中心員工需要進行建檔、查詢、採購及定期更換。

  南方航空:機上醫療志願者計劃

  2016年8月,南航在中國民航業率先發起「機上醫療志願者計劃」,招募具有執業資格的醫護人員,建立志願者檔案,在志願者乘坐南航航班航行時,會在系統里有一個標識,遇到有旅客突發疾病,乘務員就可以很快地找到志願者協助。

  截至2018年11月30日,在冊南航機上醫療志願者已達4194名,志願者累計出行32537人次,年人均出行約3.2次,協助南航守護了28327個航班的旅客出行安全。其中有185位志願者參與了機上醫療急救(含參與機上救助後邀約加入)。為此,南航也送出超過320萬里程作為答謝。

  東方航空:空中醫療專家項目

  2017年,東航與上海醫師志願者聯盟簽署共建合作協議,正式啟動「東航空中醫療專家」項目。到目前已有近800名醫療專家加入,覆蓋上海全部三甲醫院及國內多家著名三甲醫院各學科領域。加入的都是高年資主治醫生,可應對各種常見病的緊急救助。


  每名專家上飛機時都戴有特殊標識,一旦飛行途中有突髮狀況,東航乘務人員能夠自主識別聯絡航班上的醫療專家,第一時間開展專業的救護工作,為挽救生命爭取黃金時間。據統計,在該項目啟動僅一年的時間裡,受聘的「空中醫療專家」在乘坐東航班機期間完成了近4000次空中義務值班。9名醫生共完成9起空中救助事件以及3起遠程病症診斷。

  2018年4月18日,東航聯合上海醫師志願者聯盟及民航業內專家合作編寫並正式發布《空中醫療急救手冊》。這本手冊開創了中國民航空中救助的先河,涵蓋9大章28個急救場景11個急救案例,並提示了特殊人群注意事項及常見急救技術指導,為空中醫療急救提供了詳細指南。

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鍾麗婷 黃穎琳

註: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協商版權問題或刪除內容!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頭條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QvJqm4BMH2_cNUgnK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