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加速專項債券發行使用 支持重點項目復工復產

2020-04-01     中宏網山東

中宏網山東4月1日電 加快發行使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是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加力提效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舉措,對於促進擴大有效投資、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等具有重要意義。山東省財政廳按照財政部統一部署,緊緊圍繞債券項目管理這一核心,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深入推進流程再造,以制度創新激發內部活力,形成了高質量的專項債券項目「篩選、儲備、發行、使用」滾動接續機制,推動山東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加速邁入「快車道」。今年2月底,財政部下達山東省的2020年前兩批專項債券額度928億元已全部發行完畢,比國家規定時限提前4個月完成發行任務,有力支持了重點項目復工復產。

重構債券申報框架 讓「資金」與「項目」緊密對接

按照專項債券「資金跟著項目走」工作要求,省財政廳與省發展改革委強化工作統籌,密切協同配合,以工作合力化解要素制約,共同建立起政府總負責,財政、發改與項目主管部門三方協同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安排協調機制。一是專班推進。圍繞國務院確定的「七大」重點領域,省財政廳與省發改委組成債券工作專班,實行專項債券項目聯合會商、聯合會審,先後多次召開擴大有效投資重點項目協調例會,共同篩選儲備重點項目。全省爭取提前下達專項債券額度928億元,項目數量和資金規模均居全國前列,為加快推進項目落地實施創造了條件。二是合理分工。發改部門加強項目儲備,各級財政部門上報專項債券需求時,由同級發改部門提供項目需求清單,符合專項債券發行條件的財政部門全部吸收採納,經省政府批準確認後正式上報。三是並聯審批。全省各級財政、發改部門會同項目主管部門,建立重點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對債券項目進行全覆蓋排查,逐個研究解決項目落地難題,推進項目立項、土地、規劃、環評等環節,加快落實項目實施條件,為項目實施掃清障礙。如菏澤市推行債券項目申報責任制,列出任務清單,明確分工、責任到人,並專門編制專項債券項目入庫流程操作指南,排出時間表、路線圖,逐項按時間進度有序推進。

優化額度分配方式 讓「額度」與「項目」精準匹配

改變以往「因素法」的債券額度分配方式,強化「資金跟著項目走」,突出重大規劃、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特別是省委、省政府重點推進實施的補短板強弱項項目,切實把發展需要、社會關切、群眾期盼、早晚要乾的大項目、好項目納入支持範圍,使債券資金及時用到項目上,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對補短板穩投資形成有效支撐。一是嚴格項目篩選。牢牢把握「兩個突出」原則,即突出專項債券「公益性、收益性、資本性」屬性,專項債券要用於有收益的公益性資本支出,對無收益的、適合商業化運作的項目一律不予安排;突出「7+10」重點領域,著重安排公共衛生、交通、能源、農林水利、生態環保、職業教育等社會事業、城鄉冷鏈等物流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項目。二是嚴控債務風險。加強項目合規性審核和風險把控,建立專項債券使用負面清單,債券資金嚴禁用於無收益的公益性項目,嚴禁用於企業借款,嚴禁用於對企業補貼、獎勵等當前消耗的經常性支出,嚴禁用於企業投資的市場化產業項目。強化債券項目推進和資金使用的事中事後監管, 確保發行的債券不出風險。三是科學分配額度。堅持項目優先、質量優先、進度優先,嚴格按照國家反饋的項目清單及資金需求確定債券額度,不搞「平均分配」,重點向前期準備工作充分、國家核准項目多的地區傾斜,項目多、債務風險低的地區多安排,項目少、債務風險高的地區少安排,確保債券即發即用,儘早形成實物工作量,形成對經濟的有效拉動。

打造項目庫管理體系 讓「儲備」與「發行」無縫銜接

針對專項債券項目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省財政廳按照重點項目「投產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工作要求,著力理順專項債券項目管理流程,構建「儲備庫、發行庫、執行庫」三級項目庫體系,強化債券項目推進和資金使用的事中事後監管,進一步提升專項債券項目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水平。各市縣財政部門在與同級國土資源、交通運輸、水利等項目主管部門溝通協調的基礎上,充分考慮與論證項目的盈利能力與前景,擇優選擇擬申請使用專項債券的項目,並將其納入儲備庫,其中經財政部門和行業專家組成的評估小組論證後的項目進入發行庫,啟動發行準備工作;專項債券發行後,項目轉入執行庫,全程動態監控每筆債券資金後續使用、項目收益、還本付息等情況。從2020年起,山東省將專項債券項目全部納入項目庫管理,實行「全封閉運行、全周期預算、全過程監管」,實現項目儲備與債券發行的無縫銜接,進一步打造運轉高效、風險可控、規範有序的專項債券「借、用、管、還」全流程管理新機制。

強化資金使用監管 讓「激勵」與「約束」常態長效

為進一步提高專項債券資金使用效率,省財政廳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強化激勵約束,確保債券資金的暢通配給和投放,提高資金的撥付與落地效率,防止資金長期滯留財政部門。一是允許庫款墊付。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地方專項債券發行前,可對預算已安排的專項項目通過調度庫款周轉,待債券發行融資到位後及時回補庫款。二是建立周報制度。每周報送債券資金撥付情況和項目實施情況,及時跟蹤債券使用進度。三是建立獎懲機制。通過專項財政檢查、審計等方式對債券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對債券發行使用進度快、項目管理規範的地區,適當核增債券額度;對進度慢、違法違規使用債券的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問責。

夯實債券管理基礎 讓「規範」與「高效」有機統一

省財政廳著眼建立長效機制,狠抓基礎工作,強化技術支撐,切實提升債券管理質效。一是健全制度體系。先後出台關於《山東省政府專項債券項目庫管理暫行辦法》《山東省財政廳等五部門關於做好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及配套融資工作的實施意見》等制度辦法,為規範政府債券發行使用管理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二是加強信息化建設。依託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平台,將省市縣三級財政部門、債券項目主管部門及所屬單位統一納入平台管理,有效提升項目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水平。三是完善配套措施。建立債券發行諮詢服務機構清單和債券項目推介清單,為各級入庫項目提供諮詢、評估、平衡方案編制等服務,並向金融機構推介符合標準專項債券項目,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為項目提供金融綜合配套服務。(通訊員 李金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QGJNHEBfwtFQPkdD9H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