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每天虧一兩個億的說法來源於,2018年美團財報凈利潤虧損1154.77億元,一年365天,平均下來一天就虧3個多億,可以看出說美團一天虧1兩個億並不確切。
虧損不要緊,平均1天虧3個多億,1年虧1100多億的美團,上市之後的市值卻高達4223億港元,摺合人民幣3842.93億,超越格力、美的、中國人保、中國神華,市值僅次於交通銀行。
恰好,昨天晚上美股拼多多市值也正式超越了上市14年的百度,市值達到390.7億,摺合人民幣2793.50億,同樣是僅次於工業富聯、海康威視,超越中信銀行、民生銀行。
越虧錢市值越高?這讓筆者想起了2000年科技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前華爾街投行流行德一句話:科技網際網路不需要盈利!
真的不需要盈利嗎?2001年科技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後,90%以上不盈利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被打得永世不得超生。
那麼,試問,一年虧1100多億的美團,撐得起現在高達4200億的市值嗎?
美團營收與虧損結構
最新2019年美團的中期財報顯示,上半年營收418.76億,同比增長58.94%,凈利虧損5.54億,同比增長98.07%。而在2018年年報中顯示的數據是,營收652.27億,同比增長92.25%,凈利虧損1154.77億,同比下降510.45%。
美團現在的業務主要有3大塊,餐飲外賣、酒店旅遊、新業務(新業務包含共享單車、網約車、餐飲管理系統、食雜零售),半年報財務如下:
從中報毛利來看,虧損主要來自於新業務,也就共享單車、網約車這些業務。但這塊業務毛虧損就是1.86億,而外賣、酒店業務的毛利分別達到18.7%、88.6%。
要知道,即使是茅台的毛利率也才92%,而五糧液的毛利率75%,也就是說美團的酒店業務比五糧液還賺錢,但是公司整體利潤竟然還虧損5個多億。
單從毛利來看,美團的酒店業務真的算得上是一項好生意,外賣業務主要賺佣金收入,毛利率不太可能提高多少,但新業務明顯是一項拖後腿的業務。
但是,再扣除營銷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之後,報表就沒那麼好看了:
上半年扣除費用之前的毛利還有130億,扣除費用之後直接就變成虧損5.57億了,也就是說美團上半年僅用於各項費用的開支就超過了135億,而這135億中有78.5億用於了營銷開支,占總費用的58.14%,研發費用40.68億,占總費用的30.13%,這之後又有高達2億多的金融資產減值損失,原因是因為小額貸款業務發展的原因。
費用太高了,可以說美團上半年400多億的營收,就是通過鋪天蓋地的廣告強推出來的。
梳理一下美團現在的業務線,有外賣、酒店、單車、網約車、軟體(餐飲管理系統)、食雜零售、小額貸款、在線營銷等多項業務,也許這就是王興寧願虧錢也要布的大局吧!
提升利潤率,擠壓商家和騎手
仔細翻閱美團2019年半年報就會發現這樣的描述:
餐飲外賣業務毛利由2018年同期的人民幣14億元增長102.8%,至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三個月的人民幣29億元,而毛利率由15.8%上升至22.3%。
主要是由於第二季度的運力較為充足且全國天氣狀況最為有利,這有助最大限度地減少向外賣騎手支付的季節性獎勵金額,股該季度通常是盈利能力最強的餐飲外賣季節。
隨著我們平台上的交易筆數的增加,訂單密度亦相應增加,故在一次騎行中收集更多訂單的機率得以改善,這使我們能夠進一步降低每張訂單的平均配送成本。
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毛利由2018年同期的人民幣33億元增至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三個月的人民幣47億元,而毛利率則由90.8%輕微下降至88.8%,主要由於資料庫改進項目導致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以及帶寬及伺服器託管費增加以及增加網絡流量成本以支持在線營銷收入增長。
共享單車業務,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三個月的經營虧損大幅收窄,主要歸功於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三個月若干單車的使用期限已到期及不再產生任何折舊費用以及尚未大量投放新的替代單車而令折舊大幅減少。此外,我們繼續優化定價策略,並開始適當增加若干城市的每次騎行費用及每月訂購費。
解釋一下以上財報所述的內容:
1、餐飲外賣毛利率的上升,是因為減少了對外賣騎手的獎勵所致;
2、每一個外賣騎手一次可接送多個訂單,從而降低了平均配送成本;
3、酒店業務毛利率出現了下滑;
4、共享單車業務虧損收窄,是因為收費漲價了,投放量減少了;
說一個事實,可能很多人又要出來反駁,但至少筆者身邊很多人都是這麼認為的。
假如你中午在公司花25塊錢點個外賣,其中5塊錢是騎手的跑腿費,那麼你的飯就應該只值20塊錢,而如果你自己去店裡吃,花25塊錢吃的還是25塊錢的飯。
這樣的計算方式,還是只扣除騎手跑腿費,如果再扣除美團平台的佣金,你花25塊錢買定額外賣,你所吃到的飯真正值多少錢呢?
按美團外賣業務毛利率18.7%來算,也就是一單25元的外賣,美團佣金就會拿掉4.67元。也就是說一份25元的外賣,真正的飯最多只值不到16元。
知道很多人要反駁這個簡單的比喻,但是,有一個事實不可否認,現在抱怨外賣難吃的人越來越多了!
在抱怨外賣難吃的同時,也有人抱怨單車越來越貴了,外賣送餐時間越來越長了,以及騎手抱怨收入越來越少等等,這些都是美團提升公司毛利率的途徑,但這樣的途徑能持續多久呢?
再回頭看看文章開頭提到的,一年虧1100多億,市值卻高達4200多億,美團拿什麼支撐這麼大的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