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村聽音樂長大的雞,它過的日子你無法想像

2019-07-26     馬山廣播電視台

聽著音樂,吹著涼風,

餓了吃營養餐,渴了喝山泉水,

時不時補點維生素養養生,

久不久來點「涼茶」降降暑,

每天就負責開心、快樂,健康!

這是什麼人過的神仙般的日子?

不,這不是人過的日子,

這是雞過的日子!

What?

別以為它只會吃喝享樂,

它也是肩負重任的!

它要下蛋,下蛋,下蛋,

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這應該是一隻雞最幸福的事了!

你羨慕的雞就在林圩的新華村

新華村,位於林圩鎮西部,全村1124戶、4448人口。在2016年以前,村民主要以傳統的種養和外出務工為主要經濟來源。村裡產業基礎薄弱,沒有村集體經濟項目。現如今,新華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裡建起全自動化蛋雞場,辦起了公司,註冊了新華村的蛋雞品牌。

記者走進林圩鎮新華村琴塘屯,剛到山腳下就聽到雞棚里傳來輕柔的音樂聲。走進雞棚,沒有一絲異味,跟室外炎熱的氣溫相比,雞棚里很清涼。

一排排的雞正在探頭出來覓食。雞籠下的雞蛋正在排列整齊地通過傳送帶自動傳送到前台。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記者都不敢相信,在一個貧困村裡竟然有這麼一個全自動化的音樂養雞場。

林圩鎮新華村駐村第一書盧勇廷告訴記者,產業是新華村發展的根基,也是脫貧的主要依託。2018年,他與村兩委成員集思廣益,結合新華村豐富的土地資源和獨特的自然環境。通過「走出去,引得進,促發展」的招商理念,引進南寧企業前來新華村投資發展蛋雞養殖項目,助推新華村產業項目的「短平快」發展。

林圩鎮新華村駐村第一書盧勇廷:蛋雞養殖在廣西來說還是比較獨特的產業,廣西在這方面蛋雞是比較少的,所以我們就結合我們的實際引進這個蛋雞項目。

馬山縣鑫貝蛋雞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廖靜:主要看重這裡的空氣好,適合養雞,空氣、水質都是首選。這裡是平果、馬山、大化三地的交接處,交通很方便,也有利於發展南寧的市場;周鹿鎮、林圩鎮,它人口多,消費能力也是比較強,也是吸引我來投資的主要原因。

綜合了各種優勢,廖靜選擇在新華村示範園區內投資300萬元,發展蛋雞養殖項目。建設800平方米的育雛場,1000平方米的蛋雞孵化場、飼料間、化驗室,發酵肥處理場等。

按照全國標準化蛋雞養殖示範場標準建成半自動化蛋雞欄舍和現代化蛋雞欄舍,實現全自動控溫、控濕、撿蛋、排糞。讓蛋雞生活在23-27度的舒適環境中,聽音樂,喝泉水、吃營養食物,快樂地產健康的蛋。

馬山縣鑫貝蛋雞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廖靜:長沙畜牧研究所是我們技術指導,我們都是按照科學去養,按照國家的標準去養,我們除了喂玉米、豆,菜、花生油,還給它們補鈣、維生素等各種微量元素,也會給雞吃點清熱解毒的中藥。

經過半年的努力,2019年1月,新華村成立馬山縣鑫貝蛋雞養殖有限公司,蛋雞養殖正式走上規模化。公司以每年每畝200-400元的租金向9戶貧困戶租了10畝地,吸納了6名貧困戶到雞場工作。支付他們每人每個月2500元工資。

2019年5月開始,公司養了2萬多羽蛋雞,每日約產有1000多斤蛋,為了打造屬於新華村的特色品牌,公司在馬山縣註冊了巴鐘山「鮮雞蛋」商標。產品主要銷往全區各大超市及小區。

林圩鎮新華村駐村第一書盧勇廷:我們先從小的做起,我們先把我們的蛋雞品牌先培育起來,培育起來之後再逐步占領市場,讓我們廣西人都能吃到自己本地產的蛋。

馬山縣鑫貝蛋雞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廖靜:整個廣西的蛋占不到整個廣西市場的25%,我們的空間很大,我希望把自己做得更好,希望能夠占一定份額,能占到10%。

廖靜說現如今公司養了近三萬羽蛋雞,日產蛋量2500斤,月營業額在10萬元左右,雞蛋供不應求。下一步,公司將擴大規模,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

馬山縣鑫貝蛋雞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廖靜:雞糞我們可以做成有機肥,我們就會發動這裡周邊的農民去種有機菜,我們會幫他們收購,我們也會給他訂單去種,帶動他們真正地脫貧。

林圩鎮新華村第一書盧勇廷:產業的發展不僅是有輸血的功能還要有造血的功能,下一步新華村逐步把蛋雞形成一村一品的品牌,變成馬山的品牌,馬山的品牌再變成南寧的品牌。通過品牌才能夠發揮更大的效率,才能夠給村裡面更多的老百姓致富。

品牌是企業的一種無形資產,

它能給產品帶來重要的價值。

林圩鎮新華村通過註冊商標,

培育品牌這條致富門路,

讓一個貧困村變成一個有自己品牌的脫貧村。

我們相信將來新華村會變得越來越好,

也將會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走上小康之路。

來源:馬山縣廣播電視台

記者:黃慧玲 程璐 盧韜 藍莉容

編輯:蔣譚鮮

審核:韋紹群

監製:王宏璇

馬山縣融媒體中心出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NCmL2wB8g2yegNDueAw.html